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赵宝成
8.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刑事司法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24164.html
赵宝成老师介绍
姓名:赵宝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5
最后学历:大学
研究方向:刑事法学
职称: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
1.《犯罪学专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新犯罪学》,合著。合著者:王牧、吴宗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3.《犯罪学》,合著。合著者:许章润、王平等,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4.《越轨社会学》,合著称,合著者:皮艺军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5.《犯罪学》,合著。合著者:魏平雄、王顺安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6.《监狱学》,合著,合著者:邵名正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7.《监狱法学》,合著,合著者:兰洁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8.《犯罪学》,合著。合著者:张绍彦等,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
9.《监狱法学》,合著。合著者:兰洁、邵名正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10.《外国监狱制度概要》,合著,合著者:储槐植等,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
论 文
1.《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3.《宽仁与严厉、主观与客观:论监狱法精神与刑法精神的统一》载《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3期
4.《追问刑法精神》,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5.《比较犯罪学:方法、目的与结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
6.《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理念反差及其沟通》,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立法的道德代价:中国当前立法取向的犯罪学思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8.《刑事政策应当是什么?》,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
9.《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当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10.《犯罪现象危害程度的测量》,载《人民检察》,2005年8月上半月号
主 要 科 研 项 目
1.各国社区矫正制度比较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4年6月立项,2005年8月结项,拟定全书提纲,并撰写其中的第1、2两章
2.中国预防犯罪通鉴,国家哲社“九五”重点项目,1998年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分科主编,犯罪社会预防(分科)主编,并撰写其中的大部分章节
3.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研究,最高检察院、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江西省检察院联合项目,2006年立项,参加论证,并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建议稿
获 奖 情 况
1.2005年度,《新犯罪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2005年度),二等奖
2.1998年,《中国预防犯罪通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优秀奖
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
时间
内容
1.2003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 (深圳)
2.2004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长春)。作大会主题发言
3.2005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贵阳)。作大会主题发言
4.2006年6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日恢复性司法研讨会(绵阳)。作大会主题发言
5.2006年11月,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研讨会(南昌)
赵宝成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赵宝成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