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贺信莱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44872.html
贺信莱老师介绍
贺信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8年8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所在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联系电话 010-62334910 E-mail hexl@mater.ustb.edu.cn
研究方向 1、界面偏聚
2、晶体缺陷与非平衡态界面化学
3、新型超细结构材料的获得及材料高强韧化机理
4、微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及新型微合金钢
毕业院校信息:
1962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
贺信莱教授1938年生于上海,1956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学习,1962年毕业后留校在金属物理教研室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1993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1988年及1989-1990年两次在加拿大McGill大学冶金系任访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1988-1995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贺教授长期从事金属物理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专业及外专业大学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讲授金属与合金的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材料物理(II)、金属物理进展、晶体缺陷与力学性能、材料物理导论、金属学与热处理等课程。80年以来先后指导硕士生20多名,博士生10多人,现有在研硕士生3名,博士生4名。
贺信莱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的强韧化;微合金钢设计,性能及微量元素作用;硼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界面溶质的平衡与非平衡偏聚;动态界面溶质拖曳及反常富集;晶体缺陷;蠕变断裂;材料力学性能;新一代钢铁材料等方面的实际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承担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军工、冶金部等各部委及大量厂协方面课题。目前在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中承担"微米、亚微米低合金针状组织钢形成机制,组织控制及性能特征"课题及其它军工和厂协项目。从事晶界溶质非平衡偏聚机制等理论研究。
贺教授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已发表论文120篇,先后赴意大利,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发表邀请报告,是国际先进材料形变热处理系列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国际顾问委员会中方代表。已发表合编专著及译著5本。在微量硼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稀土与硼在装甲钢,齿轮钢中行为及影响,晶界非平衡偏聚机制及其应用,硼在钢中作用,高性能石油管线钢的研制等方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科技进步奖3项,农机部奖1项,全国及冶金部科技大会奖等共10项。科研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5项,技术发明专利2项。1992年获冶金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
贺信莱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贺信莱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