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徐治国
8.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所在院系:其他院系
所在地区:四川
所在城市:成都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46532.html
徐治国老师介绍
徐治国,男,1939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中医,留校任中药方剂教研室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曾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之一,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主讲了本科生、专科生、西学中班、中医药理论提高班、留学生和研究生的《中药学》课程,并承担了硕士、博士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专》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坚持用中医理论阐发中药的功能主治,并采用对比方法讲授。从1985年以来,主持了教研室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较早开设了中药学实验课,并逐步建立了研究生的实验基地。参加编写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1978)和西学中教材《中药学》(1982)。
曾多次带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严格要求学生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疾病。针对现代一些中医忽视辨病而片面强调辨证的倾向,认为中医学的疾病分类和疾病单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病因、症状、体征和有规律的症状群为依据建立的,有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强调各种病症都有主方、主药,或专方、专药,只有随症灵活加减,方为医工之上。
对中药学有深入的研究,以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为研究方向。认为现代中药学科的分化和向纵深发展,客观上需要从全局加以综合,分化与综合两者的相互促进,是中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持撰写了《四川中药志》1—8卷的医疗用途部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作为主研,
参加了“脾不统血动物模型研究”。主编与参编的学术著作共9部,其中《清热药阐微切用》为我国第一部清热药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
徐治国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徐治国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徐治国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