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慧莉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
所在地区:辽宁
所在城市:大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73279.html
王慧莉老师介绍
姓名:王慧莉
办公室电话:空
电子邮箱地址:huiliw@graduate.com/hilarydut@gmail.com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学历:
2003年4月--2008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4月: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8年8月—1999年8月: 教育部公派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作访问学者;
1992年9月—1993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英国大使馆合办的英语助教进修  
班,结业证书;
1985年9月—1989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01.4~2007.12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副教授
1993.12~2001.4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讲师
1989.7~1993.12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助教
2007.3~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负责研究生工作)
       认知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2004.3~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2002.9~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
1999.9~2002.9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1994.7~1997.7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研室教学秘书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2009年辽宁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
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评审专家
外语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官
全国认知语言学学会会员
Asian EFL Journal 审稿人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外审专家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研究领域:
双语研究 认知神经心理语言学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英语教学
研究课题:
1. 基于群聚智能的汉语认知隐态建模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人,2009-2011。
2. 网络支持的研究生公共英语个性化自主型教学模式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改基金,参加人,2009.
3.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负责人, 2007-2008.
4. 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建设,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负责人, 2007-2008.
5.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负责人,2007-2008.
6. 用动态因果模型研究汉字字形加工的脑内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参加人 2007-2009.
7. 英语词语家族密度对视觉和听觉词汇判断的效应研究,校人文社科项目,负责人2007-2009.
8. 双语者语言生成三级水平下的脑内加工机制研究,校人文社科项目,参加人,2007-2009.
9. 英语文本可学性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负责人,负责人,2005-2006.
10. 基于网络的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2005-2006.
11. 中外研究生招考制度比较研究,辽宁省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会,负责人, 2005-2006.
12. 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及自主性学习环境的实践与完善,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负责人,2005-2006.
13. 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项目,负责人,2004-2005.
14.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自主型英语教学系统,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 负责人,2003-2004.
15. 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 参加人,2002-2003. 
16. 新世纪研究生阅读教材出版基金,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负责人,2002-2003.
17. 研究生英语考试自动生成系统,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大连理工大学教改立项, 参加人,2002-2003.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认知神经心理语言学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英语教育 双语研究 商务英语研究
出版著作和论文:
出版著作和论文:
论文:
[1] 王慧莉 刘文宇 隋丹妮 于庆宝,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码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0(1):81-85.
[2] Luan Lan, Wang Huili, Impact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ender on Chinese ESL Learners’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Asian Social Science.2009,5(1):37-42.
[3] Wenyu Liu, Huili Wang, Hongbo Feng, Danni Sui, Yiyuan Tang, Arabic Numerals and Chinese Numerals in Non-precision Numerical Proc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ymposium o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ECS2009), (EI), 325-328.
[4] Wang Huili, Chen Hongjun, Liu Wenyu etal. Neural Bases of Asymmetric Language Switch in Second-Language Learners: An ERP Study, the 2009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SIE 2009) (EI), USA, Los Angeles.
[5] 刘文宇 王慧莉 冯洪波等,汉语数词和数字脑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3):533-535.
[6] 王慧莉 刘坤, 从二语习得研究层面探究外语教学规律--《二语习得研究
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2008.124(4):94-96.
[7] Wang Huili, Liu Wenyu, Chen Hongjun et al.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attentional network: Evidence from the Multi-Source Interference Task (MSIT)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ICNC'08)(Sponsored IEEE Computer Society)(EI),Jinan, Shandong, China, 18-20 October 2008. 109-115.
[8]Wang Huili, Zhang Shuo.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ment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CFS), 第三届语言、文化与思维国际研讨会, 会议发言,会议地点:丹麦欧登塞。2008.7
[9] 刘文宇,隋丹妮,陈铮,王慧莉. 双语认知控制的神经基础及语言冲突解决 能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8,31(5):40-43.
[10] Li Qiang, Wang Huili. Self-concep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nglish study,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7, 30(6):3-13.
[11] Li Jing, Wang Huili Cultural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ual Metaphor of Love,Journal of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Languages,2007, 6(4):41-42.
[12] 邱进 韩连玉 王慧莉,中美两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37-39.
[13] 王颖 王慧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中介词in使用的语料库调查,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62-165.
[14] 王慧莉 陈宏俊 唐一源,西方语义数字研究进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7,30(5):53-56.
[15] 王慧莉 刘文宇 陈宏俊等,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数量感在学龄儿童的发展规律,2007, 163(7):146,154.
[16] Wang Huili, Luan Lan, The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Text Learnabiltiy,Asian Social Science,2007,3(4):43-45.
[17] Wang Huili, Wang Yucui, The addition of affect test and self-assessment into ESL writing assessment: process and effect--A case study in a non-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 ESL writing class, Asian EFL Journal, 2007,20(5):1-15.
[18] Wang Huili,Sui Danni Measuring Coherence in Chinese EFL Majors' Writing through LSA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Asian EFL Journal, 2006. (5):136-153. 
[19] 刘文宇 王慧莉,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评估,《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43-45.
[20] 王慧莉,刘文宇,基于网络的研究生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2006,33(2):178-180.
[21] 王慧莉,隋丹妮,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文本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94-96.
[22] 王慧莉,刘文宇,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新阐释,现代外语,2006,29(1):100-103.
[23] 王慧莉,隋丹妮,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长时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66-69,77.
[24] Wang Huili, Liu Wenyu. A Probe into the Model of English Self-access Learning and Web-based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 Gradu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gineering,2004,(8):798-801.
[25] 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从英语语言教学向英语国家文化教育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4,(4):6-9.
[26] 仝一旻,王慧莉,信息量的调控与会话含义的再现,中国翻译(CSSCI),2004,25(2):78-80.
[27] 王慧莉,刘文宇, 潜在语义分析:原理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4,18(4): 91-94.
[28] 王慧莉,刘文宇,王德伦, 研究生英语自主型学习与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4,(1):33-36. 
[29] 刘文宇,王慧莉,浅谈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38-41.
[30] Wang Huili, Gao Guizhen, The Role of English Learners’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2,678-686.
[31] Gao Guizhen, Wang Huili,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to ope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2,112-115.
[32] 王慧莉,刘文宇,构建自主型的英语学习环境,全球教育展望(CSSCI),2002,31(8):48-50.
[33] 王慧莉,高桂珍,国外专家谈电子邮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01,(5):44-45.
[34] Wang Huili, A Research into the Teaching of Oral English into Adult Learner,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0,343-348.
[35] 王慧莉,一份关于外国学生对英语的教与学的态度的问卷调查报告, 国外外语教学(CSSCI),2000,(4):12-14. 
[36] Wang Huili, An Origin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Films in the Classroom,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1998, 219-221.
[37] Wang Huili, Research into the Teaching of Mixed-Achievement Class.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1997, 112-117.
教材与教辅:
1.《英美名著赏析》(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主编。
2.《口语交际任务》(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主编。
3.《任务型学术写作》(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主编。
4.《英美文化体验》(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主编。
5.《商务英语口语大全》,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9,主编。
6.《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学 练练 考考、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8,参编。
7.《校园英语实用写作范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3,主编。
8.《工程硕士英语综合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主编。
9.《学术交流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 2006.9,主编。
10.《文化交流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2006.9, 参编。
11. 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阅读》A修订版(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主编。
12.《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主编。
13.《实用英语写作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主编。
14.《商务互动英语口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主编。
15.《英语三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主编。
16.《新世纪公务员实用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主编。
17.《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程》(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7,主编。
18.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学 练练 考考、教师用书),普通高等教育 “十
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 参编。
19.《化工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主编。 
20.《成人英语》(第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参编。
21.《成人英语》(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参编。
22. 东三省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听说》(分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8,获全国畅销教材优秀奖和哈工大优秀教材一等奖, 参编
主要译著与改编:
1. 《人脑功能》科学出版社,2006.1,导读编译。
2.《技术史》(第VII卷),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出版,2004.12,译校。
3. 《建筑标准图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译著。
4. 《城市标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 译著。
5. 《新世纪英语语法训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改编。
6. 《高效英语阅读》(第二、三分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改编。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2008年,指导硕士论文“英语写作课发展性协作式评价模式初探-大连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个案研究”获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
2.研究生公共英语,校精品课程,校研究生院。
3.《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优秀教材,校研究生院。
4.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
5.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先进党支部。
6.2007年,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7.2006年,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8.2005年,研究生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及自主性学习环境建设与实践, 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9.2004年,研究生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及自主性学习环境建设与实践, 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0.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自主性学习教学理论与网络环境实现研究” 获校优秀硕士论文。
11.2000年,辽宁省外语教学研究会第15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辽宁省外语教学研究会。
12.1999年,全英BALEAP学术用途英语协会奖学金,全英BALEAP学术用途英语协会。
13.1998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校教务处。
14.199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赴英留学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
15.1997年,辽宁外语学会1997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辽宁外语学会。
16.1996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畅销书优秀奖,中国大学出版协会。
17.1996年,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校教务处。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12人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6人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3-25
王慧莉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慧莉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