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赵树好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聊城大学
所在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所在地区:山东
所在城市:聊城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79586.html
赵树好老师介绍
赵树好,男,1958年5月生,汉族,河南武陟县人,中共党员。1974年9月至1976年7月,在河南武陟县城关高中学习。1976年7月至1979年9月回乡务农。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河南师范大学(今河南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6年9月在河南鹤壁一中任教。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以后分配到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今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其中,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荣获聊城师范学院十大师德标兵称号,2003年晋升教授,2003年9月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因主持国家项目,延期毕业。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赵树好在导师胡滨教授和王守中教授的引导下,开始从事晚清教案(中国人民反对西方基督教会斗争)史研究。硕士论文《晚清教案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受到答辩专家的好评。聊城大学有关教案史的材料极少。为了搞好研究,赵树好不惜代价,从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地购买、复印了大量资料,并通过交换的方式,从台湾和日本学者手里换得近200册重要图书。这些图书,为他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赵树好在北京作访问学者和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得到了业师程歗教授、郑师渠教授的精心指导。此外,他还拜访中国历史学前任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北京大学林华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守常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庄建平教授、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陈振江教授、中国义和团研究权威学者、中国义和团研究会顾问、山东大学路遥教授、李德征教授,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教授、台湾最著名的教案专家吕实强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左腾公彦等,从而大大提高学术水平。他先后在大陆和台湾的《教学与研究》、《光明日报》、《史学月刊》、《人文杂志》、《山东师范大学报》、《学海》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有1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宗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简报》、《文史哲》、《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年鉴》及多部专著复印、转载、介绍或引用。赵树好担任负责人并独立承担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教案与晚清社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版)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并获山东省教委三等奖。2002年,赵树好申报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基督教与晚清外交》(02BLJ02),获准立项,现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定稿。赵树好主持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史表·清代教案表》(200410120403003)于2004年7月立项。这是聊城大学文科最大的项目。本项目已完成80%的任务,受到相关专家的好评。
赵树好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20余年,工作认真负责,对事业追求执着,在国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为聊城大学的教育事业和中国的史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主要学术成果:
1、省级项目——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教案与晚清社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本书获山东省教委2002年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2、英国与甲午战争,载《学海》1997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7年第5期全文复印。
3、晚清教案发展阶段新探,载《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文被《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介绍。
4、论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起因和特点,载《史学月刊》(核心期刊)1998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年第9期全文复印。
5、论晚清习俗教案,载《人文杂志》(核心期刊)1998年第5期,该文被1999年5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学年鉴》介绍。
6、义和团运动后教案特点的量化分析,载《河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998年第6期。
7、晚清基督教与佛教的冲突,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第2期。
8、晚清教案起因的量化分析,载《人文杂志》(核心期刊)1996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1996年第4期全文复印,《史学研究新视野》(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摘要介绍。
9、义和团百年研究回眸,载《教学与研究》(核心期刊,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2000年第5期。
10、英国与天津教案,载《人文杂志》(核心期刊)1997年第3期。
11、读《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载《教学与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第18期,1996年12月5日出版。
12、建国以来反教会斗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研究100年》,齐鲁书社2000年版。
13、炮舰政策与晚清教案,载《延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4、傅斯年民主思想初探,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7期全文复印。
15、社会问题与晚清教案初探,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8000字,独立完成)。
16、义和团:一个百年之谜,载《北京日报》2000年9月4日,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10期全文复印(3000字,合作第二位)。
17、近代教案规律浅析,载《学苑采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该文被戚其章、王如绘教授主编的《晚清教案纪事》(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廖一中、李运华研究员的论文《论近代教案》(《贵州社会科学》1993、1)、徐梁伯研究员的论文《反洋教斗争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载《近代中国教案新探》,黄山书社1993年版)和王守中教授所著的《山东教案与义和团》(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引用(9600字,独立完成)。
18、基督教会与中法战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4期摘要转载(6560字,独立完成)。
19、傅斯年与台湾大学,载《团结报》1996年12月21日,该文被《中国简报》1997年1月4日摘要转载
20、近代周村企业家的经营之道,载《周村开埠与山东省近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树好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赵树好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