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仁曾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兰州商学院
所在院系:统计学院
所在地区:甘肃
所在城市:兰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04302.html
王仁曾老师介绍
王仁曾教授
电子邮件:wangrz@lzcc.edu.cn
联系电话:0931-4686746
办公地点:校本部行政办公楼A幢503室
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研究生)
科研专长:金融市场计量分析、国际竞争力定量研究
学术资质:经济学学士(西北民族大学,1985);经济学硕士(陕西财经学院,1987);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01);管理学博士(PhDinFinance)(英国萨里大学,TheUniversityofSurrey,UK.2007)。
个人简介:
王仁曾先生于1987年7月从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兰州商学院工作。先后承担过《西方经济统计》、《统计学原理》、《社会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专业英语》、《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统计学前沿专题》(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任务。1989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晋升为教授。
90年代初期以来,王仁曾先生先后但任过统计教研室主任、计划统计系副主任、统计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统计学院院长的行政管理职务。参与和领导了兰州商学院首个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首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品牌特色专业-----统计学专业的改造和建设工作。作为数量经济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组织领导了数量经济学硕士点的建设工作,计量经济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在学术研究方面,王仁曾先生早期致力于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探索。90年代末期以来转入对国际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方面,在国内第一个使用IMD数据,对Porter-Dunning模型的整体框架进行PanelData实证分析,参与大型研究项目《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年以后,王仁曾教授转入金融市场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他在英国萨里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ReturnVolatility,ARCHEffectsandTradingVolume:AnEmpiricalStudyontheChineseStockMarketwithintheMDHFramework使用VA-GARCH,CGARCH,SARV等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前沿技术,对金融学中关于金融市场量价关系的一个经典命题------混合分布学说(themixtureofdistributionshypothesis)------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王仁曾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述和教科书10部。
王仁曾教授具有中英两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他在英国萨里大学从事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欧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工作;2002年10月至2003年2月,在英国伍斯特郡政府教育局实习;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在英国萨里大学管理学院担任BusinessFinance,UGlevel2,BusinessControl,UGlevel2,BusinessResearchMethods,UGlevel1,BusinessStrategy,Masterlevel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2001年11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参加中意经济统计会议。2006年10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参加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协会(IASTED)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金融工程及应用”年会,担任Financial-EconomicForecasting分会场主席。
王仁曾教授曾经获得过的荣誉主要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国内贸易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全国统计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优秀教材奖(国家统计局),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学术论文:
1.ARCHEffectsandTradingVolume:AnempiricalstudyontheChineseStockMarket,JournalofChineseEconomicandBusinessStudies,January2008,underreviewing.
2.StochasticVolatilityModel:AComprehensiveInvestigationontheRelationsbetweenReturnVolatility,ARCHeffectsandTradingVolume,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February2008,underreviewing.
3.ReturnVolatility,ARCHEffectsandTradingVolume:AnEmpiricalStudyontheChineseStockMarketwithintheMDHFramework,JournalofFinance,March2008,underreviewing.
4.ModellingtheVolatilityofChina’sStockMarketwithRegimeShifts,Proceedingsof3rdIASTEDConf.onFinancial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2006,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Cambridge,USA.ISBN:0-88986-634-1.
5.股权分制改革中上证指数的波动性─基于ARCH类模型的比较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第6期。
6.汇率作为出口竞争力的度量指标:中国数据的理论推算与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7.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进展、困难、模型及对中国制造业截面数据的估计与检验,《统计研究》,2002年第4期。
8.欧盟与美国、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比较,《欧洲》,2001年第4期。
9.国际竞争力的新审视:国际化过程中的国家保护,《国际贸易》,1999年第4期。
10.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演变与发展战略,《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统计学博士论文内容摘要(2000-2001)》(“十五”国家重点图书—经济与统计博士文库),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4月。
12.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3.贸易自由化的渐进性发展逻辑与贸易保护,《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中国工业制成品显性比较优势计算和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5.WTO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战略,《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6.一体化过程中的欧盟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期连载。
17.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资金实力及科技活动资金投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开发研究》,1999年第6期。
18.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与国际竞争力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9.论统计指标的时间性质及其序时平均,《统计与信息论坛》,1999年第1期。
20.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统计分析,《中国科技信息》,1999年12期。
21.纺织业:向高技术要效益,《人民政协报》,1999年6月10日。
22.中国科学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7期。
23.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的科学环境和科学技术,《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开发研究》,1996年第6期。
25.转轨时期的中国:关于统计地位的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计信息主题论,《统计研究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2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际比较的不同方法,《时代学刊》,1994年第6期。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信息类型划分,《山西统计》,1994年第5期。
29.甘肃各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兰州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30.国际经济比较统计的理论和实践,《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1.经济体制与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决策》,1994年第3期。
32.论我国GDP国际对比中的不可比因素,《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33.甘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相关分析,《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4.关于统计信息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35.攀登巅峰的最佳公司——20世纪80年代世界最大的和最优秀的企业,《兰州商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6.因子分析法在综合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甘肃各地州市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37.八十年代世界及西方主要国家最卓越的企业,《现代企业》,1993年第10期。
38.澄清总量指标时间属性上的模糊认识,《山西统计》,1989年第9期。
39.近十年社会经济统计学发展述评,《青海统计》,1989年第10期。
40.试论建立我国的资金流量核算,《河南统计》,1987年第7期。
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1.《应用统计学(美国MBA课程经典教材)》(译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要译者。
2.《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要作者。
3.《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理论与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副主编。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高等院校统计专业“九五”规划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副主编。
5.《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合作作者。
6.《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副主编。
7.《如何计算和使用GDP》,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作者。
8.《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产业结构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合作作者。
9.《统计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主编。
10.《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主编。
参与的其他学术著述:
11.《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与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研究组成员。
12.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丛书(共六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编委会委员。
王仁曾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王仁曾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仁曾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