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文海
5.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昌航空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西
所在城市:南昌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99078.html
张文海老师介绍
张文海同志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江西省政协常委。近40年来一直在闪速强化冶金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张文海同志为主要完成人或项目总设计师的科研和工程设计共获3项国家级、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及优秀工程设计奖。特别是《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他获得“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70年代,我国铜冶金工艺落后,不仅能耗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缺乏对国外60年代兴起的闪速冶金强化熔炼技术的研究,当国家决定投资106亿建设江西铜基地项目时,以张文海同志为主提出的闪速冶金方案被全国论证会否定,工程按照落后的“鼓风炉”方案开始建设。在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张文海同志仍不失信心地努力工作,搜集大量资料,编译了16册专辑,撰写了63万字的《闪速熔炼文集》专著,为我国引进闪速炼铜技术做了早期工作。
1970年他赴云南金平镍矿参加小型闪速炉实验。1971年南昌航空大学争取到国家760万元研究经费,他任技术负责人,历时四年完成“常州l万T闪速炉大型工业实验”,获1978年冶金部重大科技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其间发表《闪速熔炼述评》论文,对“闪速冶金”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做了全面论证。由于多方面的基础工作,1979年国务院批准已施工一年多的江铜冶炼厂从“鼓风炉”方案改为“闪速炉”方案,并迁址贵溪。张文海同志任工艺负责人、引进设备主谈和总设计师之—,该工程于1985年建成投产。
1986年以他为首的课题组研发的“闪速冶金FSCC软什”通过鉴定,并开始在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一项国外项目中应用。该软件获国家优秀软件三等奖。
1993年至1997年他在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安徽金隆铜业”设计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总师和主要工艺研究人员,主持完成了“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对解决常温送风闪速熔炼存在“下生料”和“炉瘤”的难题有重要创新。1996年在美国第八届世界冶金会议上提出了“常温送风节能”观点,并作专题答辩。以他为主,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应用“FSCC”软件,实现闪速炼铜工艺设计的优化,延长了闪速炉寿命。研究成功新型“闪速炼铜在线控制数学模型”,提高供料控制精度。此外,金隆项目还采用:“双级动力波洗涤组合装置及技术”,攻克了“大气量、大波动、高含尘冶炼烟气净化”世界性重大技术问题,对解决有色冶炼和其它行业SO2烟气污染有重大作用。主持金隆“电解净化技术”攻关,解决了综合利用我国含砷、锑、铋复杂铜精矿生产高纯铜的技术难题。目前,我国闪速冶金主要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并出口伊朗,成为世界闪速冶金成套技术设备的输出国之一。
张文海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文海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