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房兴堂老师介绍
房兴堂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扬州大学,曾从事应用生物学和动物营养、动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动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获得徐州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为江苏省科技评估专家;《遗传》杂志审稿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徐州市科技评价专家;徐州市生态健康学会理事;江苏省动物学会会员。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方面中有特长,指导的学生论文已有多篇发表,被评为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曾进行徐淮白山羊、海门白山羊等家畜和鸿雁、灰雁、家鹅等鸟类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并开展了动物染色体核型的似近系数分析研究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淮海科技奖各一项,先后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动物学报、遗传、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家禽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江苏省两个地方山羊品种的产肉性状的功能基因的标记及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稀有鸟类和珍禽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用PCR方法进行观赏鸟类的性别鉴定研究等。已完成的省级课题有奶牛产乳性状的多位点DNA指纹标记研究, 编号为03KJD230216;农作物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新技术研究(江苏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编号为05Kjd180223;现主持和主要参与的项目有1、徐淮白山羊产肉性状调控基因鉴定与遗传效应分析(省自然基金);2、秦川牛与南阳牛肉用性状重要功能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编号为2006AA10Z197;3、中国黄牛父系和母系起源的分子特征与资源保护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编号为30471238;4、禽肉保鲜技术及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为HX0605。
曾进行徐淮白山羊、海门白山羊等家畜和鸿雁、灰雁、家鹅等鸟类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并开展了动物染色体核型的似近系数分析研究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淮海科技奖各一项,先后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动物学报、遗传、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家禽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江苏省两个地方山羊品种的产肉性状的功能基因的标记及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稀有鸟类和珍禽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用PCR方法进行观赏鸟类的性别鉴定研究等。已完成的省级课题有奶牛产乳性状的多位点DNA指纹标记研究, 编号为03KJD230216;农作物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新技术研究(江苏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编号为05Kjd180223;现主持和主要参与的项目有1、徐淮白山羊产肉性状调控基因鉴定与遗传效应分析(省自然基金);2、秦川牛与南阳牛肉用性状重要功能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编号为2006AA10Z197;3、中国黄牛父系和母系起源的分子特征与资源保护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编号为30471238;4、禽肉保鲜技术及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为HX0605。
房兴堂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