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连静
5.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所在地区:辽宁
所在城市:大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34850.html
连静老师介绍
连静个人简介最近更新:2009-6-15 浏览次数:5417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2.9-2005.6 吉林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05.9-2008.6 吉林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08.6-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电子研究所 讲师
学术兼职:
1. IEEE会员;
2. 担任“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国际期刊审稿人;
3. 担任IEEE举办的“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国际会议审稿人;
4. 担任IEEE举办的“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and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国际会议审稿人;
5. 担任“200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国际会议审稿人。
参加课题及科研情况:
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先后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新能源汽车“863”重大专项3项,完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对外合作项目近10项;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0余篇,EI检索8篇;担任“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国际期刊审稿人, ICMLC、ISIE、CISP-BMEI等多个国际会议审稿人。
主要参加以下科研课题的研究:
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技术研究,科技部“十一五”新能源汽车“863”重大专项;
2. 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究,科技部“十一五”新能源汽车“863”重大专项;
3. 大连市电动汽车大规模试范运营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新能源汽车“863”重大专项;
4. 一汽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电机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外合作项目;
5. 车用GPRS采集卡开发,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外合作项目;
6. 一汽混合动力客车大连示范运行技术保障服务,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外合作项目;
7. ISG混合动力总成,大连名阳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项目;
8. 煤矿矿井地理系统安全绝缘检测器,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分院联合开发项目;
9.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Study Establishment Plan of SS/TDMA Earth Station and its Service Oper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Using COMS,韩国通信电子研究院合作基金资助项目;
11.Mentor Graphics 汽车电子电器研发平台在新概念车辆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启动费基金。
主要著作和论文:
1. 第一作者,结合信号配准技术的小波多尺度车辆边缘检测方法,中国公路学报,2007,(EI).
2. 第一作者,多尺度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在车辆识别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07.
3. 第一作者,基于边缘的小波图像融合算法,通信学报,2007,(EI).
4. 第一作者,基于多尺度融合技术的图像边缘检测,仪器仪表学报,2007,(EI).
5. 第一作者,样条小波自适应阈值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6,(EI).
6. 第一作者,Listless zerotree image compression algorithm.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ICSP2006),(EI;ISTP).
7. 第一作者,基于B样条小波的自适应阈值多尺度边缘检测.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EI).
8. 第一作者,具有边缘保持特性的嵌入式图像压缩算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
9. 第一作者,多尺度形态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10.第二作者,ISG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09,(EI).
11.第三作者,基于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液滴调度算法研究.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EI)。
连静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连静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