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旭东
6.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41443.html
王旭东老师介绍
男,教授,出生于1963年11月,地下工程系主任。
1980-1984,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1-1994,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6)
南京工业大学‘工大集团奖教金’(2004)
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200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1.土与结构相互作用;2.深基坑工程;3.岩土工程数值模拟。
主要科研经历、成果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开挖环境对建(构)筑物影响的实时分析与监控研究(50278042)、桩、土承台非线性理论及离心模型试验研究(50478005)以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工作。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损害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03KJB560044)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3, 第2完成人。 2.《复合桩基按强度和变形双重控制的非线性设计理论与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 第2完成人。 3.《塑性支承桩工程实例的数值模拟验证》,南京市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2003, 第1完成人。 4.《沉桩引起的三维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及其应用》,南京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第3完成人.
代表性文章、论著
1. Design Method For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Hongkong ,2001.12, 第2作者,ISTP收录。
2. 塑性支承桩工程实例的数值模拟验证,工业建筑,2002(12),第1作者。
3. 基于强度和变形双重控制的复合桩基优化设计,基建优化,2002(6),第1作者。
4. 子结构法在桩筏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的应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4),第1作者。
5. 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5),第1作者。
6. 沉桩引起的三维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及其应用,岩土力学,2004,25(5),第3作者,Ei检索。
7. 浅析桩梁结构复合桩基的简化设计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2),第3作者,Ei检索。
8. 粘性土应力路径试验,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27(5),第2作者。
9. 基坑变形时间效应的有限元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27(5),第2作者。
10.《岩土工程勘察》,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副主编。
教学情况
主讲《土质学与土力学》、《地基基础》、《岩土工程监测与监测》等本科课程,以及《高等土力学》等研究生课程。主持并参与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主要教改成果如下: 1. 江苏省精品课程(土质学与土力学),江苏省教育厅,2006第2完成人。 2. 优秀课程群奖(岩土工程课程群),江苏省教育厅, 2004,第2完成人。 3.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岩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建设),江苏省教育厅, 2004,第3完成人。
招生领域
硕士研究生:岩土工程、地质工程。
联系方式
e-mail:cewxd@njut.edu.cn 电话:025-3239749
王旭东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旭东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