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洵
5.3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天津体育学院
所在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系
所在地区:天津
所在城市:天津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49347.html
刘洵老师介绍
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医学教授
体育保健与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
Tel:022-23010126
Email:liuxun6212003@yahoo.com.cn
办公室:实验楼 604
■ 主要教育经历:
1978 -1982 天津体育学院基础理论班,学士
1982-1985 天津体育学院 运动生理专业研究生,获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5-2000 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康复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
■ 主要学术经历:
1985-1994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师
1994 作为 “ 中英友好奖学金 ” 访问学者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 Professor Brodie 工作室(人体科学研究室)进行运动心脏康复的研究工作。
1995 考取 Professor Brodie 的博士研究生继续进行运动心脏康复的研究。
2002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体育健康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3 回国,现任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运动心脏康复;运动与激素的分子生物学
■ 承担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学术专著):
1. 心脏康复中心肺机能和运动疲劳的研究(第 1 位) — 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 -- 海外研究者基金(编号 ORS/95025008)
2. 急性心梗患者康复期有氧运动区域的研究(第 1 位) — 英国福利委员会 Henry Lester 基金(编号 313892)
3. 应用 LDH 、 CK 、 LDH-I 、 CK-MB 活性变化对冠心病人康复效果的观察(第 1 位) — 英国教育委员会— 英中教育基金(编号 269944)
4. 冠心病人有氧运动区域及运动康复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第 1 位) —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编号 20042912 )
5.运动训练和性激素水平改变对女运动员心血管机能及骨量增长的双重效应及远期影响(第 1 位) ——国家教育部基金(编号 2004527)
6. 2005年,冠心病人运动心肌缺血预测方法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第 1 位)-----天津市科委重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7. 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第 1 位)——天津体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2005年完成课题
8. 运动生理学申报天津市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2005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被批准为天津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近年完成的主要论文:
1.非稳态VO2半反应时间与酸碱失衡的关系.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4; 10(3): 258-262.(第一作者)
2. 最大摄氧量中枢限定因素研究的进展.?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4;9(2):59-63.(独立完成)
3. 收缩间期等指标与运动酸碱失衡及恢复过程的研究.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11(3):247-250.(独立完成)
4. 运动酸碱失衡及恢复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12(3):266-269.(独立完成)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oke volume, arteriovenous oxygen difference and improvement of VO2max
of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runn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95; 13(5): 439.(第一作者)
6. Predicting ST depression from variables measured prior and during exercis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98; 16(1): 68. (第一作者)
7. Blood ammonia production during submaximal exercise. Proceedings of Third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Manchester, 1998(第一作者)
8. Difference in exercise heart rate, oxygen uptake and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relationships in male 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beta blockade therapy. Coronary Health Care. 2000; 4(1): 48-53. (第一作者)
9. Effects of blood pressure, blood cholesterol and smoking on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of 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oronary Health Care. 2001; 5(2): 61-66.(第一作者)
10. Changes in serum biochemical responses dur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3; 35(5): 741-746. (第二作者)
11.心梗患者康复早期适宜运动强度探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19(2):51-52.(第一作者)
12. 运动心脏康复中心肌缺血的预测方法及适宜运动心率的探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4):372-376.(第一作者)
13. 12周运动康复程序对急性期后心肌梗死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20(2):108-111.
(第一作者)
14. 相对运动强度与绝对运动强度对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体育科学. 2005;25(5): 44-46. (第一作者)
15. 心梗患者12周运动心脏康复程序后心率、摄氧量、主观用力感觉相关关系的变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6;25(1):12-16.(第一作者)
16.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between 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T segment depressio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第一作者)
■ 教授课程:
本科教学:
人体生理学(运动人体科学系)
运动生理学(运动人体科学系)
解剖学(高等师范生物专业)
无机化学(高等师范生物专业)
有机化学(高等师范生物专业)
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系)
研究生课程: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
国外体育科研方法(双语教学)
运动心脏康复(双语教学)
研究生专业课程
■ 编写教材:
1.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 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Editor, Publishing Hous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2005.
3. 运动生物科学基础,主编,天津体育学院,2005年。
4. 健康体适能高级教程(研究生用书),章节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5. 体育康复学,章节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 已培养研究生情况:
指导研究生 3 名(在读)
刘洵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洵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