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孟惠民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82645.html
孟惠民老师介绍
孟惠民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2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腐蚀与防护中心副主任
所在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材料学
联系电话 010-62332548 E-mail ecm@mater.ustb.edu.cn
研究方向
毕业院校信息:
1999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孟惠民,男,博士,汉族,教授,生于1963年2月,1980—198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工作,1994年破格任职副教授,1995—1999年留学日本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腐蚀与防护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孟惠民研究领域是应用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方向主要为材料电化学腐蚀机理与控制技术,汽车、建筑、家电及食品饮料容器用涂镀层钢板的表面处理技术与生产线用材料、部件,纳米材料,电极材料与难降解有机废水电解处理技术,钢铁冶金、机械设备、化工装置、采(炼)油装置、长输管线及其设施的腐蚀与强度、寿命评价、风险评估,稀土催渗化学处理技术等,获得多项成果,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中国专利4项。例如研制成功高速电镀Zn-Ni合金镀层钢板生产技术;开发成功ф310×1800高速电镀锌机组新型不锈耐蚀导电辊代替了进口,此成果获得1996年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世界上首先开发成功了高速电镀锡用贵金属氧化物涂层不溶性阳极,与日方申请了共同拥有知识产权的日本专利。2001年以来负责或参加国家科技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等10余项,验收鉴定9项。如“长输管道直接式加热炉管腐蚀控制与剩余强度、剩余寿命预测研究”2001年3月获中国石化总公司鉴定,国际先进水平;“原油加工腐蚀失效诊断支援软件系统”2003年4月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验收,国内领先水平;“高催化活性纳米晶氧化物涂层电极的制备技术与废水处理应用研究” 2004年5月通过了北京市科委项目专家组验收;“零件表面高耐蚀耐磨非晶纳米复合镀层技术开发”2005年12月1日通过教育部验收、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的国家抗“非典”“863”科技项目良好完成被评为北京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石油长输管线的腐蚀与剩余寿命评价研究成果获得1998年中国输油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加工中东含硫原油防腐技术开发”获得2003年度中石化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汽车用钢板磷化处理液配方及工艺”项目获200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孟惠民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孟惠民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