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葛昌纯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615791.html
葛昌纯老师介绍
葛昌纯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4年3月
技术职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行政职务 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
所在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材料学
联系电话 010-62332472 E-mail ccge@mater.ustb.edu.cn
研究方向 1、高温合金
2、燃烧合成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
3、核聚变功能梯度材料
4、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
5、热电半导体材料
毕业院校信息:
1983年毕业于Dresden技术大学材料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
葛昌纯 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截至2006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5名。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先进陶瓷材料、纳米复合材料。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 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 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一道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64篇,其中被SCI收录85篇,被ISTP收录62篇,被EI收录97篇。专著一部。
葛昌纯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葛昌纯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