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吕江林老师介绍
吕江林,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金融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003年2---8月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货币理论与政策、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
主要代表作: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版,获江西省高校第七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经济研究》2001.3获江西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做出反应吗?》,《经济研究》2005.3
《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能应当是稳定币值》,《金融研究》1996.1获江西省高校第五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交易所债券市场经济波动率特性研究》,《金融研究》2004.12
《一个考虑基差收敛性的最适保值比率模型——上期所铜期货卖空保值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
主讲课程:
本科生:货币银行学(双语)、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工程学等
研究生:金融宏观调控、证券投资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专题
博士生: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国际金融管理(高级)、资产定价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货币理论与政策、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
主要代表作: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版,获江西省高校第七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经济研究》2001.3获江西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做出反应吗?》,《经济研究》2005.3
《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能应当是稳定币值》,《金融研究》1996.1获江西省高校第五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交易所债券市场经济波动率特性研究》,《金融研究》2004.12
《一个考虑基差收敛性的最适保值比率模型——上期所铜期货卖空保值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
主讲课程:
本科生:货币银行学(双语)、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工程学等
研究生:金融宏观调控、证券投资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专题
博士生: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国际金融管理(高级)、资产定价研究
吕江林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