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谭兵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其他院系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685252.html
谭兵老师介绍
谭兵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9月出生,重庆市开县人,196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原院长现终身名誉院长,省级重点学科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学术带头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海南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负责人,1996年起兼任中国法学会原诉讼法学研究会现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评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
  1989年和1993年合作研究教学成果《判例·观摩·模拟教学法》(排名第二)和《民事诉讼法课程建设的模式设计与运作机制》(排名第一),连续两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年6月合作论文《论邓小平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思想和伟大实践》(排名第二)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入选作品奖;2001年1月和2005年1月两次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分别为独立荣获和排名第一);2001年1月、2003年2月和2007年2月分别荣获海南省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编著奖、论文一等奖和编著二等奖(第一次为独立荣获,第二、三次均排名第一);2007年9月荣获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在诉权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诉权是连接实体权利和审判权之间的桥梁,它既非实体权利,也非诉讼权利,而属于公法性质的权利,诉权的实质是司法保护请求权,诉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诉权的根据是宪法。
2、在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研究方面提出,审判权的行使必须以诉权的行使为前提,诉权的行使必须以审判权的行使为保障,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正是诉权与审判权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推动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导致了民事诉讼程序的终结。因此,当事人行使诉权和法院行使审判权始终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一条主线。
3、在仲裁制度研究方面提出,民间性、自治性、公正性和经济性是仲裁作为一种特殊法律制度的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也是仲裁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认为,应当将仲裁的价值目标定位为“追求效率兼顾公正”更为妥当;还首次提出了仲裁环境这一概念,并对如何优化我国的仲裁环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4、在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方面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民调解的影响,包括儒家的社会观对人民调解的影响、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对人民调解的影响和儒家的哲学观对人民调解的影响三个方面,并对此作了较深入的阐述;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影响有三:一是纠纷当事人愿意选择调解方式解决争端;二是第三者乐于充当义务调解人;三是有助于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5、在中国法官队伍的现代化研究方面提出,中国法官队伍的现代化包括法官的专业化、职业化、同质化和精英化。
  6、在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方面提出,法学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中,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和弘扬法治精神的三重任务;法学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即动脑、动手和动笔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实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其中知识传授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基础,能力培养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核心,人格塑造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保障。
  1997年、2004年和2008年分别主编出版“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和2005年分别主持完成国家“八五”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中国仲裁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和国家司法部2001年度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谭兵法学文集》(68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主持完成海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历史文化大系”之一《海南经济特区立法研究》(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谭兵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中国政法大学教学资源
  • 谭兵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谭兵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谭兵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