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贺建平老师介绍
贺建平,女,汉族,河北武强人,教授,传播学硕士生导师,传播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元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深圳大学传播学系进修大众传播学、广告学。2001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班结业。1998年至1999年,赴泰国宋卡大学普吉分校从事汉语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重庆市语言学会会员,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播学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传播学学科带头人。
论文《氏族社会与血亲复仇》(《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被山东大学出版社《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收录;《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2期)获2004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优秀论文二等奖;《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转载;《理解与解释:新闻文本的诠释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10期“观点”摘录。
学术方向:传播理论与应用、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学与广告学。
研究生课程:比较新闻传播学、传播学原著导读、传播实务、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本科生课程: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导读。
留学生课程:汉语精读、中国文化。
Email:hejianping84@yahoo.com.cn
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1.“城中村”农转非居民身份认同与人际传播探析,《新闻界》2008年6期,《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广州暨南大学2008年12月)
2.检视2007年舆论监督研究——兼与2006年研究比较,《新闻界》2008年4期,《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广州暨南大学2008年12月)
3.危机传播中的“回飞镖效应”及其应对,《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5期
4.宣传与认同:三峡移民精神报道分析,《新闻界》2008年3期
5.检视三峡库区移民报道的社会功能——以《重庆日报》与《重庆晚报》为分析样本,《新闻界》2008年2期,《第十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宣读(深圳大学2008年5月)
6.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北京2007年10月)
7.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5期,《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深圳大学2006年8月)
8.检视2006年舆论监督研究,《法治传播与和谐社会—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1月法律出版社
9.建构与认同:电视广告的女性身份解读,《电影评介》2007年6期
10.理解与解释:新闻文本的诠释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10期“观点”摘录)
11.摄影新闻的视觉文本特征,《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12.从理论到实践: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新闻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3.媒体的两种经济与电视文本“超级女声”,《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总462期
14.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新闻学的媒体实践,《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11月)
15.被注视的美女与凶犯—《芝加哥》的女性主义解读,《电影评介》2005年6期
16.文化工业的受众与文本,《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宣读(深圳大学2004年11月)
17.新闻文本的建构与解读:费斯克的新闻观,《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8.媒介权力与司法监督,《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9.恐惧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传播效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21.知情权、隐私权与媒体公共领域角色,《法制新闻界》2004年第3 期
22.“权力”VS权力的制衡,《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
23.加强新闻规制,遏制虚假新闻,《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论文集
24.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转载
25.仿真世界中的媒介权力:鲍德里亚传播思想解读,《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6期
26.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2期, 2004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优秀论文二等奖
27.检视西方媒介权力——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3期
28.心理素质——成功论辩者的“软指标”,《演讲与口才》2002年2期
29.网络传播两面观:新闻自由与诽谤,《法制新闻理论与事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0.广告的文化认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1期
31.广告文化导向及其正负效应,《法制新闻理论与事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2.情感——商品广告的“卖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1期
33.从商品概念到形象内涵——论广告创意,《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6期
34.思无定契,理有存恒——论公共关系制造新闻,《法制新闻新论》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
35.公关新闻策划与受众权益,《法制新闻新论》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
36.公共关系制造新闻的时机把握,《新闻窗》1998年6期
37.公共关系制造新闻的原则,《公关世界》1997年7期
38.售后服务的竞争,《公关世界》1997年8期
39.略论济慈的自然抒情诗,《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4期
40.论中国探索戏剧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差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期
41.汉代复仇及其影响,《现代法学》2001年增刊
42.汉代复仇文化背景谫议,《文化与社会论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年
43.汉代清官张释之的历史意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44.短小与博大,《重庆日报》(读书版)1997年5月4日
45.体验超越,《重庆日报》(读书版)1997年6月22日
46.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化法学古文教学,《现代法学》1995年增刊
47.试论创世神话的法律功用,《贵州民院学报》1995年6期
48.氏族社会与血亲复仇,《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山东大学出版社《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收录
二、著作
1.《西方媒介权力批判》独撰,重庆出版社2004年2月
2.《中国古代法学名著注译》(主要撰稿人之一),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获重庆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3.《法科大学语文》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获司法部“九五”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法学古文》(主要撰稿人),重大出版社1996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教材二等奖。
三、课题
1.法制新闻理论与实务(主研),重庆市“九五”社科规划课题1999年-2002年。
2.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主研),重庆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
3.三峡库区移民报道研究(主持),2007年校级重点课题,批号07XZ-ZD-12。
4.重庆媒体形象与受众认知研究(主持),2008年校级重点课题,批号08XZ-ZD-22。
5.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研究——以政府传播能力体系建构为框架(第一主研),2008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学术活动:
2008年12月参加“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广州暨南大学)
2008年5月参加“第十届中国传播学大会”(深圳大学)
2007年10月参加“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北京)
2007年4月参加“2007年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重庆西政)
2007年3月9日,参加“中国西部资料库春季论坛” (重庆西政)
2007年6月参加“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昆明)
2006年8月参加“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深圳大学)
2005年11月参加“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北京人大)
2004年11月参加“中国经济特区论坛—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深圳)
2002年2月参加“第一届英中媒体研讨会”(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2006年1-2月考察澳大利亚麦考理大学、默多克集团出版公司、澳洲新快报等。
论文《氏族社会与血亲复仇》(《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被山东大学出版社《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收录;《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2期)获2004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优秀论文二等奖;《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转载;《理解与解释:新闻文本的诠释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10期“观点”摘录。
学术方向:传播理论与应用、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学与广告学。
研究生课程:比较新闻传播学、传播学原著导读、传播实务、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本科生课程: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导读。
留学生课程:汉语精读、中国文化。
Email:hejianping84@yahoo.com.cn
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1.“城中村”农转非居民身份认同与人际传播探析,《新闻界》2008年6期,《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广州暨南大学2008年12月)
2.检视2007年舆论监督研究——兼与2006年研究比较,《新闻界》2008年4期,《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广州暨南大学2008年12月)
3.危机传播中的“回飞镖效应”及其应对,《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5期
4.宣传与认同:三峡移民精神报道分析,《新闻界》2008年3期
5.检视三峡库区移民报道的社会功能——以《重庆日报》与《重庆晚报》为分析样本,《新闻界》2008年2期,《第十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宣读(深圳大学2008年5月)
6.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北京2007年10月)
7.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5期,《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宣读(深圳大学2006年8月)
8.检视2006年舆论监督研究,《法治传播与和谐社会—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1月法律出版社
9.建构与认同:电视广告的女性身份解读,《电影评介》2007年6期
10.理解与解释:新闻文本的诠释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10期“观点”摘录)
11.摄影新闻的视觉文本特征,《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12.从理论到实践: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新闻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3.媒体的两种经济与电视文本“超级女声”,《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总462期
14.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新闻学的媒体实践,《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11月)
15.被注视的美女与凶犯—《芝加哥》的女性主义解读,《电影评介》2005年6期
16.文化工业的受众与文本,《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宣读(深圳大学2004年11月)
17.新闻文本的建构与解读:费斯克的新闻观,《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8.媒介权力与司法监督,《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4期
19.恐惧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传播效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21.知情权、隐私权与媒体公共领域角色,《法制新闻界》2004年第3 期
22.“权力”VS权力的制衡,《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
23.加强新闻规制,遏制虚假新闻,《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论文集
24.媒介帝国主义与传播霸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转载
25.仿真世界中的媒介权力:鲍德里亚传播思想解读,《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6期
26.女性视角下的大众传媒——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2期, 2004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优秀论文二等奖
27.检视西方媒介权力——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3期
28.心理素质——成功论辩者的“软指标”,《演讲与口才》2002年2期
29.网络传播两面观:新闻自由与诽谤,《法制新闻理论与事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0.广告的文化认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1期
31.广告文化导向及其正负效应,《法制新闻理论与事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32.情感——商品广告的“卖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1期
33.从商品概念到形象内涵——论广告创意,《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6期
34.思无定契,理有存恒——论公共关系制造新闻,《法制新闻新论》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
35.公关新闻策划与受众权益,《法制新闻新论》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
36.公共关系制造新闻的时机把握,《新闻窗》1998年6期
37.公共关系制造新闻的原则,《公关世界》1997年7期
38.售后服务的竞争,《公关世界》1997年8期
39.略论济慈的自然抒情诗,《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4期
40.论中国探索戏剧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差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期
41.汉代复仇及其影响,《现代法学》2001年增刊
42.汉代复仇文化背景谫议,《文化与社会论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年
43.汉代清官张释之的历史意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44.短小与博大,《重庆日报》(读书版)1997年5月4日
45.体验超越,《重庆日报》(读书版)1997年6月22日
46.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化法学古文教学,《现代法学》1995年增刊
47.试论创世神话的法律功用,《贵州民院学报》1995年6期
48.氏族社会与血亲复仇,《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山东大学出版社《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收录
二、著作
1.《西方媒介权力批判》独撰,重庆出版社2004年2月
2.《中国古代法学名著注译》(主要撰稿人之一),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获重庆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3.《法科大学语文》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获司法部“九五”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法学古文》(主要撰稿人),重大出版社1996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教材二等奖。
三、课题
1.法制新闻理论与实务(主研),重庆市“九五”社科规划课题1999年-2002年。
2.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主研),重庆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
3.三峡库区移民报道研究(主持),2007年校级重点课题,批号07XZ-ZD-12。
4.重庆媒体形象与受众认知研究(主持),2008年校级重点课题,批号08XZ-ZD-22。
5.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研究——以政府传播能力体系建构为框架(第一主研),2008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学术活动:
2008年12月参加“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广州暨南大学)
2008年5月参加“第十届中国传播学大会”(深圳大学)
2007年10月参加“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北京)
2007年4月参加“2007年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重庆西政)
2007年3月9日,参加“中国西部资料库春季论坛” (重庆西政)
2007年6月参加“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昆明)
2006年8月参加“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深圳大学)
2005年11月参加“中国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北京人大)
2004年11月参加“中国经济特区论坛—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深圳)
2002年2月参加“第一届英中媒体研讨会”(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2006年1-2月考察澳大利亚麦考理大学、默多克集团出版公司、澳洲新快报等。
贺建平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西南政法大学教学资源
- 贺建平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
-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原理
-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 西南政法大学:环境保护法(精品课程)
-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私法学(精品课程)
- 更多课件(包)>>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北京理工大学:肖君拥)
-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八章 走向善治——公共管理的改革路向
-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七章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
-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六章 追求卓越——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五章 综观谋划——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 更多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