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陈虹丽
8.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自动化学院
所在地区:黑龙江
所在城市:哈尔滨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19822.html
陈虹丽老师介绍
自动化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2日 【编辑录入:jwb】
刘 胜 男,1957年生,教授,工学博士,自动化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兼)
研究方向:随机系统最优估计与控制、舰船航行与姿态控制、鲁棒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等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IEEE ICMA国际学术会议理事、中国造船学会仪器仪表学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副主任委员,“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电机与控制学报”编委。1991-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修,1999年赴日本考察学习。2000年赴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考察学习。2005年赴美国、泰国考察学习。讲授随机过程、线性系统理论、最优估计等研究生课程和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等本科生课程。指导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数30余名。主持完成了省部级课题多项,其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973”、国防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收录EI、ISTP检索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现代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最优估计》。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工作者、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4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8奖。
边信黔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飒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成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某项目技术首席专家、海军十五预研XX专家组成员。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2年获得中船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边信黔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深受学生好评。已培养硕士生54名,博士42名,博士后4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针对海洋环境和船舶特性,应用先进控制理论、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深潜救生和打捞、动力定位、气垫船驾控以及某潜器等国家急需的装备研制方面,主持完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国家项目,增补了国内空白,已装备海军,并推广于民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防科技一等奖3项,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郝燕玲 女,1944年生人,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带头人,
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研究方向: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及定位、导航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控制
长期从事舰船综合导航系统,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海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光纤陀螺及其惯性系统的软、硬件自主研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预先研究项目及大型工程研究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7项。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潜艇导航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金鸿章 男,1946年生,教授,工学硕士,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
研究方向: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复杂系统、船舶控制系统、船舶减摇装置等
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船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校"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船舶控制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研究方向: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复杂系统、船舶控制系统、船舶减摇装置等。编著了船舶控制与船舶装置方面的著作4本,获得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1次;还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过八项"八五"、"九五"、"十五"有关智能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及其在船舶控制中的应用国防预研和基金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研制了3个系列18个型号的减摇鳍,装备于我国海军、武警等200多艘各类舰艇,并出口亚非六国,创造了近2亿元的产值,填补了我国船舶减摇鳍的空白,为开创我国减摇鳍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中船总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次。
孙 枫 男,1944年生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
指导硕士生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长期从事舰船惯性导航技术,平台惯性导航系统,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导航与信息融合技术,重力、地球物理信息辅助导航技术与研究。与俄罗斯、法国、加拿大、英国等相关大学和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防预研项目及工程项目负责人研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
王科俊 男,1962年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生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指导博士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指导硕士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研究方向:生物特征识别与视频监控技术、新型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可拓控制与可拓模式识别、网络智能控制、微小型仿生机器人系统、生物信息学
科研成果: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主持及参加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攻关、省杰青、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国防重点教材1部,主审教材2部。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一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1997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哈工程大学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2002年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基金提名奖,2007年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哈尔滨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人工智能与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教育部学科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议人、863项目评审专家。《智能系统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编委。长期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十余本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和多种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先后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过20余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目前为博士研究生讲授“智能优化理论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专题”,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模式识别”,为本科生讲授“模式识别导论”。已培养的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余人、硕士学位60余人。
董 浩 男,1944年生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研究方向:导航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控制
1981-198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任导航教研室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院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省人大副主任、任全国教育会理事、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科协常委等学术职务。长期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
孙 尧 男,1963年生,教授、博导,工学博士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信息融合技术、导航自动化、突变控制、智能仪器与系统
科研成果: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一项,国防基础预研项目一项,参与船舶导航技术方面项目一项。
参加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4项。
学术兼职: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船舶工程》编委会副主任,《机电工程》编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传感器与微系统》编委。
赵琳 男,教授,工学博士,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兼),精密仪器及机械(兼)
研究方向:惯性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组合导航技术、信息处理与计算机仿真
学术任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造船学会高级会员、英国皇家导航学会Associate Fellow、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编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杂志编委、《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副主任。
基本情况:长期从事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及其组合导航技术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出版专著《卫星导航系统》1部,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1年当选校“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获得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的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计划,当选“黑龙江省优秀教师”, 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留学人员“报国奖”,2005年和2006年分别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博士后以及黑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6年被评为委属高等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入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至2003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UK)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主要从事车载MEMS惯性/GPS组合定位技术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等。曾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2007年主讲的《船舶导航定位系统》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获得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主讲的《卫星导航系统》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郭书祥 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电子
研究方向:生物医疗微机器人、仿生微机器人系统、智能机械设计和控制
在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的被聘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仿生微机器人系统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现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仿生微机器人系统实验室的工作
现为日本国立香川大学工学部教授、博导(工学博士),生物医疗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主任。从事微机器人技术、血管检查微系统、医疗生物用遥控微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开发出两种医学用血管检查微系统、两种具有良好反应速度的微泵、医疗生物工程用遥控微操作器、多种新型微机器人以及用于身体健康实时检测的一体化的微系统。所研制的具有3自由度的仿生鱼形微机器人,属世界首创, 曾在2002年4月,世界权威杂志 New Scientist( No.2340, p.17) 上介绍报道。“一种用于IT燃料电池充电的新型微泵的研究成果”曾分别于2004年7月10日和20日在日本经济新闻报报道和日本产业新闻报报道。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90多篇。2000年获ISO2000, 2003年获ICCSE2003和2004年获IEEE ROBIO 2004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应邀在日本,美国,中国等地做关于医疗MEMS(微机电系统)的专题报告30余次。组织并运营多种微机电MEMS有关的国际会议,为IEEE ICMA (IEEE智能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国际会议的创始者,大会主席,为IEEE ROBIO 2005(机器人系统及仿生学)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IEEE ICIA2006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副主席,IEEE ICMA 2007(智能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大会主席。IEEE ICAL 2008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和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罗耀华 男,教授,工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博士生研究方向:自动化与数字化测控系统
指导硕士生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生研究方向:船舶综合全电力推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新能源技术、电气设备及电气传动自动化
主要业绩: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次,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2部,教材1部。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梯队完成了电气工程学科“九五”和“十五”“某”工程建设,使学科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目前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项目有:直升机旋翼动平衡测试系统、潮流能独立发电系统(国家863项目),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谐波抑制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船舶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等。
钱华明 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5年9月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精密仪器及机械(兼)
研究方向:组合导航技术、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智能系统、智能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智能导航系统及数据融合技术、微弱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委员。主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检测传感器等研究生课程和传感器原理与设计、传感器实验等本科生课程。长期从事惯性导航、组合导航、智能故障诊断、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及可靠性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发应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进行底层软件开发,实现了舰船综合导航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主要成员和技术负责人,先后参加综合导航设备的研制开发与生产、分布式数据总线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国防装备及大型预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3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3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现主要从事海洋运载器导航定位技术及基于舰船运动的组合导航系统中卡尔曼滤波技术、智能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综合舰桥系统、传感器技术及智能系统、传感器及微弱信号检测、可靠性、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朱齐丹 男 教授 工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1963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
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模式识别,计算机控制及通讯技术
2000年作为日本北见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工作。自工作以来,承担、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指令性科研项目。出版译著一部,发表科技论文80多篇。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五项科研任务。曾荣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六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国家“光华基金三等奖”一次,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次。
刘繁明 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3年12月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精密仪器及机械(兼)。
研究方向:水下潜器定位技术、微弱信号测量与处理技术、无源导航定位技术、工业装置监控技术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技术咨询部成员,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哈尔滨分会常务理事。主讲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和选修课各一门。曾任“某舰主动力装置控制监测系统”主任设计师,“某舰主动力装置控制监测系统”设备主管设计师,“某艇主机调控及保护系统”副主管设计师,“某船控制监测系统”主任设计师等职。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8名,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现承担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项目3项,型号装备研制1项,哈尔滨市创新人才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得省部级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三等奖2项。
周卫东 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6年8月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组合导航技术、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惯性导航与定为技术
自199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组合导航及可靠性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和软件技术负责人,先后参加综合导航设备的研制、分布式数据总线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多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并投入使用。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主要从事组合导航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可靠性和容错控制技术、智能导航系统及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
付明玉 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硕士生导师
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DALHOUSIA 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学习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召开的国际会议,在国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50多篇,多篇被EI,ISTP检索。
为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气垫船运动综合控制技术,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在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技术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海洋环境与船舶特性研究,深潜救生和打捞,水下潜器方面,先进控制理论应用,工业过程控制也具有很深的造诣。
负责完成多项国家预研和工程型号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现正从事“某动力定位系统”,“某船自动驾控系统”,“协调动力定位控制技术”等多项科学研究工作。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林孝工 男,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方向硕士生导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博士生导师。
对船舶先进控制、计算机应用、电力电子控制方向,深潜救生和打捞、动力定位、气垫船驾控,某潜器及信号机等装备研制方面,承担并完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
现在从事船舶与潜器控制及系统集成,动力定位系统、计算机接口、嵌入式硬件与软件设计和开发、计算机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电力与电子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并承担多项国家和部委的科研任务。
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施小成 男,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飒所副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国防创新团队带头人,1998年被授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被推荐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2002年被授予国防科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得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造船学会会员,《船舶工程》杂志编委。
该同志在三十多年长期的教学、科研及专业建设工作中,曾多次获校研究生教学优秀奖。作为项目或技术负责人,共承担了近二十项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船舶及潜器控制、动力定位、核动力装置控制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曾获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三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现在指导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硕士生,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的硕士生核能科学与工程的博、硕士生,是每个学生眼里的慈父严师,深受学生爱戴。
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夏国清 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核能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核动力装置建模与仿真及控制技术,多年来在该领域一直从事基础研究和型号研制工作,其中动力定位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完成的“某艇动力定位与集中控制和显示系统”项目解决了大海流混浊海水条件下的对口救生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完成的“某探测和打捞潜器”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通过光缆遥控大型潜器深水缆控捞雷作业;在核动力装置控制技术领域所完成的项目为某核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技术基础。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基础研究项目、型号研制项目、大型条件保障项目建设等。2002年9月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级智能实验室进修学习一年,与Dr. Dan Corbett 合作进行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近年来在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有多篇被SCI, EI, ISTP检索,撰写国防科学技术报告多篇。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王宏健 女,1971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
现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5名,现指导博士生3名、硕士生9名。2004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
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主讲“智能优化理论与应用”、“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模糊知识工程理论与方法”、“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课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次,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核心检索12篇,已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2008年4月入选“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07年5月入选我校第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先后于2007、2008年获自动化学院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称号。
目前主要从事水下运载器自主控制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机器学习、智能优化、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理论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无人潜水器使命控制与决策、舰载飞机运动规划与调度、多机器人协同控制以及半实物仿真模拟等领域。已承担完成国家安全生大基础研究专题项目1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9项,在研海军型号任务4项、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1项、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基金1项。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严浙平 男,1972年出生,籍贯浙江,工学博士,教授
现任“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专业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8名,指导博士1名,硕士12名。现任409教研室(北飒海洋装置与控制设备研究所)实验室主任。2001年博士毕业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博士后出站。现任全国潜水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主讲数据融合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核动力装置与设备等课程。曾去挪威、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短期考察、验收海洋运载器上使用的设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次,已发表学术论文3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创新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并曾获第三届校十大杰出青年、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目前主要从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其应用、无人潜航器系统优化与集成设计、无人现场自主控制、舰船运动综合控制与装置、系统综合仿真与验证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已承担完成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题项目1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7项,在研项目3项。所在课题组在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条件建设经费达4000余万元。
梁利华 男,1965年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
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船舶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技术
现任教研室主任,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现在读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为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1门。科研情况:年平均到款300余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基金、预研、科研及横向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船舶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技术。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发明专利1项。编著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各1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李金 女,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62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兼)、生物医学工程(兼)
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识别、三维重构、体素成像、视频运动图像处理、计算机应用等
国家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生命科学类学科专业规划组成员;国家863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基金、省市科学研究基金等的评审专家;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工程/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仪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人工智能与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于1999年12月~2000年12月赴日本国北见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于2001年12月~2002年2月和2003年1月~2003年3月两次赴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于2004年9月赴日本学术交流;于2005年7月赴加拿大学术交流;于2006年5月赴新加坡学术交流;并于2007年7月赴泰国学术交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精品课程1项;获得省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省留学人员报国奖1项;获得市青年科技奖1项;获得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奖等表彰和奖励7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等著作6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基金、省博士后研究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省回国留学人员基金、市科学研究基金等。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讲授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图形学、专业英语、微机原理、医学成像理论、医学图像处理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医学成像原理、计算机体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系统及软件设计等研究生课程。
李绪友 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 精密仪器及机械
指导硕士生专业 导航、制导与控制、精密仪器及机械(兼)、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兼)
研究方向: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捷联惯性导航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及电子信息系统
1990年4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了“单元及阵列光纤水听器的研究” 、“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某型电子航海图系统”等重大预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高精度光纤陀螺及捷联罗经系统项目研究工作,并已研制出高精度光纤陀螺样机和光纤陀螺捷联罗经系统样机,经过多次的车载及海上实验,光纤陀螺及捷联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19人,毕业24人,博士研究生5人。多年来共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篇被EI检索。2003年5月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2003年11月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荣誉称号,哈尔滨市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协会常务理事,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先后到俄罗斯、比利时、德国等进行考察学习。
叶秀芬 女,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指导硕士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网络智能控制、虚拟现实
学术兼职:现任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理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高级机器人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先后任IEEE ICMA 2005、2006、2007国际会议的宣传委员会主席、任IEEE ICMA 2008的出版委员会主席、任IEEE ICMA 2009的Tutorials/Workshop主席、任2nd Joint Student Workshop on Mechatronics(2008)的程序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IEEE ICMA、IEEE ROBIO、WCICA、IEEE/RSJ IROS、IEEE ICIT、IEEE ICAL、IEEE/ASME AIM等多个国际会议的审稿人。为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科研及成果:先后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EI等索引。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厅级一等奖1项,取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先后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讲授 10余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徐定杰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精度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兼)、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无线电、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及智能化仪表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四检收录;获得国家专利3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2004年度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511学术带头人荣誉称号。教学方面,承担本科生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及研究生学位课“精密仪器精度理论”的讲授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年均5人,近50%的人获得优秀成绩;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1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已有50余名研究生毕业。
袁赣南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兼)
研究方向:组合导航系统技术、导航自动化、组合导航系统技术、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
主要从事海洋运载器导航定位技术及基于舰船运动的组合导航系统中卡尔曼滤波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研究。深入研究机电一体化综合导航显控台智能航迹仪、电子航海图应用系统,将海洋水文和航海地理信息融入电子海图信息中,开发应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底层软件开发,实现舰船综合导航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对嵌入式计算机进行加固技术及冗余理论和应用研究。多年来一直深入研究船舶导航数据桥系统,完成导航、操控一体化设计,实现舰船航行网络化和自动化。编著教材4部,发表论文几十篇,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是我国唯一全面开展海洋运载器导航定位与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承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丛望 男,教授,工学硕士,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
指导博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研究方向:舰船电力系统、电力推进、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控制
现任中国造船学会船舶轮机学会委员、《船电技术》编委,自留校任教以来,主要从事船舶自动航行、舰船电力系统、电力拖动和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于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职务,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职务。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主要讲授了《电力系统过渡过程》、《舰船电力系统设计》、《船舶电站》等研究生学位课和选修课;在本科生教学方面,先后讲授了《电机学》、《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控原理》、《工厂供电》、《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专业英语》等七门自控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人,其中一篇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论文。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近二十年间,先后承担某舰和某艇电力系统生命力研究等十多项国防预研、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十年,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Application of Digital Simulation to Surviverbility Accessing of Warship Power System"等本专业学术论文近60篇。正式出版《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和《电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等三部教材。在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先后承担十多项国防预研、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1992年获中国船舶总公司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和校首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王宗义 男,教授,工学博士,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
指导硕士生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研究方向:机器人智能控制,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计算机视觉与三维视觉检测
主要在研项目:基于DSP的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机器人视觉跟踪系统研究、海洋平台建造管子切割机器人研制、多功能型钢切割机器人研制、船体分段三维数字化测量系统研究、重大型装备焊接自动化研究等。
实验室条件:拥有德国Roboworks机器人,PMAC运动控制卡,DSP、单片机开发系统、IBM图形工作站、德国Feith智能相机、Matrix图像采集卡、摄像机等。
特点:解决实际工程难题、使学生经历科研全过程,并受到科研流程、工程规范、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锻炼,实现今后就业的无缝连接。
荣誉与业绩: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利多项。
吕淑平 女,1963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导,教研室主任
指导硕士生专业: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指导博士生专业:系统工程
研究方向:工业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复杂系统分析与决策、小波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系统建模及预测、故障诊断及预测、计算机控制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5部。曾在北航“自动控制与系统仿真高级研讨班”和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培训中心”学习,先后为研究生及本科生讲授七门课程。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选煤厂集散控制系统、工业锅炉微机控制系统、柴燃并车动力装置数字仿真研究、(水下)机器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人工免疫网络原理与应用、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原理与应用研究、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在研的项目有:行走机器人防摔防卡关键技术研究、某装置故障诊断/故障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曾获国防科工委部级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张利军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1973年生
指导研究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
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控制、复杂系统控制、船舶运动控制、电力系统控制、微操作机器人非线性控制
现开设《控制科学数学基础》、《非线性系统控制论》和《智能控制导论》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切换控制设计”,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类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切换控制理论研究”各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类复杂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和“量子系统的退相干控制分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具有非正则特性的切换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性问题研究”,“水下机器人姿态运动的智能控制研究”等十余项课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先后发表高水平文章二十余篇,被SCI和EI检索十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博士生奖。
彭秀艳 女,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生于1962年12月
指导博士生专业:系统工程
指导硕士生专业: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兼)
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系统工程;随机系统估计与控制;复杂系统建模及预测;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
教学方面:曾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系统工程理论”;“现代计算方法”;“现场总线技术”;“随机过程”课程。为本科生讲授了“自动控制原理”;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过程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曾获得“敬业创业、搞好实验室建设” 黑龙江省教委一等奖。编著教材三部。
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随机估计与控制,船舶运动预报与控制,复杂系统建模及预测方面的研究。在七五期间,参加“大功率燃气轮机进气滤清装置机理及小型化设计实验研究”,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八五期间,曾参加“船舶运动极短期预报及xx指导系统”,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xx作战系统效能研究”,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xx在随机干扰下的随机动态规划及随机控制律研究”,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研究” 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彩色超声心动图系统的新改进及临床应用”获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参加“大型变电站微机自动监控系统”获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
近年来在研科研项目有 :“基于IEC61850现代电力通讯协议开发”;“船舶在高海情下减摇控制规律研究”。“机器人防摔关键技术研究”;“船舶运动参数发生器,船舶运动预报”等研究项目。近年来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多篇被EI ISTP检索。
史 震 男,博士,教授,博导生导师
指导博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硕士生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航天器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器运动参数检测技术、航天器捷联惯导技术
主要经历:
1982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分别在航天工程系、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6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2004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1998教育部公派出国进修,在德国Hagen 大学电气工程系做访问学者;
主要社会兼职:1. 中国航天学会导弹控制专业委员会 技术顾问;2.《战术导弹控制技术》编委;
在研科研项目:1. “载体运动轨迹模拟器”,航天科工集团第三十三研究所;
2. “发控盒单板综合测试设备”,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3. “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性能仿真研究”,二炮;
4. “基于方位角测量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研究”,航天科工集团第三设计部。
陈虹丽 女,教授,工学博士
指导硕士生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系统建模及仿真》,《数据建模及预报》,《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计算机文化基础》,《QB》,《C》,《Matlab》,《FoxBase+》,《FoxPro》,《Visual FoxPro》,《电路》,《电工技术》等课程。
参加的科研工作:独立编制学院人事管理及工资数据库;独立编制导航定位系统软件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下未知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方法研究”;参加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的复杂智能控制系统机理研究’;参加国家计划项目‘××系统控制研究’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船舶纵向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水中物体深度测量中海浪干扰的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横向课题点样驱动测控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参编教材:三校合编教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会议论文5篇,其中多篇论文被EI检索。
1.国家计划项目‘××系统作战效能仿真研究’获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2.论文‘船舶纵向运动建模及广义预测控制’获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叁等奖
陈虹丽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陈虹丽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