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兰生
5.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四川
所在城市:成都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37123.html
王兰生老师介绍
王兰生,教授,1934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1959年9月调成都地质学院任教至今。1981年赴意大利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所(ISMES)进修科研,1984年回国,历任室主任、水工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副秘书长等职,现为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成都市人大代表,1987年2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1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于岩体稳定与城市环境工程地质。
30多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教材专著5本;多次在国外和香港讲学;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究课题。已有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两项,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项,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1984年以来已培养硕士生10余名,协助指导博士生1名,其中两人已获高级职称,1人去美国攻读博士,目前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两项,国家攻关一项,其他两项。
王兰生教授长期从事岩体稳定及浅表生地质灾害的研究,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地质过程地质力学模拟试验室,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思路,具体体现在他参编的高等院校教材《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以及编著的“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水库岸坡问题”、“浅生时效构造与人类工程”等多部专著和在国内外发表的系列论文中。在岩体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中,将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机制分析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工程地质专业创立的研究思路。在斜坡岩体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中,建立了一套斜坡变形破坏分类系统、力学机制模式和评价预测分析系统。通过对我国山区及盆地地质灾害的研究,提出了浅表生时效构造新概念和系统的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论证了浅表生时效构造与我国浅表生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演化的相关性以及整治对策。
王兰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兰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