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称心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法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63780.html
王称心老师介绍
性别: 女
学历: 学士
职称: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职务: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支部书记
介绍
教师情况
主要兼职: 中国法学会会员
北京市法学会会员
北京市司法局专家顾问
北京市普法检查特邀专家
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成员
研究领域: 法理学、立法学、法治评价理论
主要讲授课程: 法理学、立法学
外语语种: 英语
出国经历: 无
代表作: 《关于治理腐败法律定位的思考》
《论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制约性》
获奖情况: 2003—2004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党员”
2004—2005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优秀党员”
2005—2006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学贡献奖
2006年获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学术观点
关于治理腐败的法律定位。认为我国法律制度方面的许多防腐措施主要规定在行政法规和规章中,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其在反腐败中的积极意义,但如果某一主体既是腐败主体和腐败现象的集中地,又是治理腐败措施的主要制定者,其公正性和治理力度都使人们有理由产生质疑。从我国的制度定位上分析,理应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严密防范各种腐败机会的法律规范,这就需要立法者必须以各种方式对腐败的各种机会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使立法者的智慧高于腐败者的智慧,当然,也不能排除立法者主观上抑制自己智慧的情况。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法律制度上的防范措施远远不能满足治理腐败的制度要求,而且由于制度上的不严密,使得腐败行为实施起来相当容易。所以,建立严密的防腐法律制度,消除腐败机会是治理腐败的正确法律定位之一。在法律定位上使道德法律化,借助法律手段的强大威力培植和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进而构筑腐败的道德防线,遏制人们的腐败动机并在法律制度上采取道德法律化和严刑峻罚两种策略是反腐法律制度定位之二。法律防范制度再严密,刑罚再严厉,如果没有得到人们的贯彻执行或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腐败现象仍旧无法遏制。因此,使各种公共权力,包括治理腐败权力均应受到制约,防止权力异化。故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包括反腐权力制约监督制度是治理腐败法律制度的定位之三。代表作:《关于治理腐败法律定位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与制约性。提出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和制约性理论和和制度的建构问题。主要观点是: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是指一定主体所享有的法律解释权力具有由法律明确规定,其行使权限由法律明确划分的性质。法律解释权的制约性是指一定主体所享有的法律解释权具有在权限范围上被严格限制,在行使上被有效监督的性质。在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与制约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法律规定模糊或存在漏洞导致推定法律解释权在实践中实际发挥作用并产生法律效力。(二)法律权限的划分缺乏限制性规定而导致法律解释权的无限扩大或滥用。(三)法律规定中没有设置对法律解释权的监督机制导致法定解释权力和推定解释权力均不受监督和约束。因此,对法律解释权的合法性标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以及在制度上予以明确规定很有必要。代表作:《论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制约性》。
关于法治评价理论。在国内首次从理论上对法治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创制出“工作职能+社会状态+发展潜力”的法治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模式。认为法治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既应突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工作职能状况的评价,也应体现对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产生的社会效果的评价,同时还应当对法治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进行预测性评价,只有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代表作:《依法治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编)、(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编)。
科研成果
一、教材、工具书:
1、《法学辞海》,参编,吉林出版社,1998年12月。
2、《法理学》(成人法学教材)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3、《法理学》(本科教材),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4、《法理学》(成人法学教材),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5、《立法学》(本科教材),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6、《法理学导论》(本科教材),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二、著作:
《依法治理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主编,2006年12月
《现代化法治城市评价: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编, 已交出版社,待出版。
三、论文:
1、《试论我国立法体制的现状与完善》,独著,《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院报》,1999年第五期
2、《关于〈立法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独著,2000年《政法论坛》增刊。
3、《关于治理腐败法律定位的思考》,独著,2001年《政法论坛》增刊。
4、《论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制约性》,独著,2001年《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院报》第二期。
5、《建立与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法律体系势在必行——由“非典事件”引
发的法理思考》,独著,2003年《司法行政研究》特刊。
6、《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独著,《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7、《加入世贸组织对首都法律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参著,《世界贸易组织与司法行政工作》(论文集),刘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
四、课题:
《入世对首都政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2002年5——10月),参与人,课题组专家,北京市委项目。
《北京市依法治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7月——2004年12月),课题主持人,
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
《水利行政许可听证规定》(2004年11月——2005年1月),参与人,水利部项目。
《水利行政许可评价管理办法》(2004年11月——2005年4月),课题参与人,水利部项目。
《水利行政许可有关制度的立法研究》(2004年10月——2005年6月),课题参与人,水利部项目。
《水利行政许可制度研究》(2004年11月——2005年10月),课题参与人,水利部项目。
《北京市法治建设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5—2007)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撰稿人,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
《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2005年10月——2006年12月),课题参与人,教育部项目。
《依法治理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1—8月),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211项目。
王称心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称心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