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永光
5.3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所在院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山西
所在城市:太原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77217.html
张永光老师介绍
个人简历
一、 简况
姓名:张永光 Yong-guang Zhang (Y.G. Zhang)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1年11月16日,
民族:汉 籍贯:山西省太原
1964年8月毕业于天津市南开大学数学系,并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室工作。
1979年分所后,在系统科学所任职。
1980年12月--1982年12月由系统所派出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访问进修两年。
1986年9月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3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
1998年获得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控制与系统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及中科院系统科学所系统理论博士点博士生导师资格。
二、研究领域与方向
近二十年来我的研究主要在如下领域:
鲁棒自适应控制-Robust adaptive control
系统辨识-- System identification
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
应用统计与计量经济--Applied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s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Image compression by using of wavelet transformation
人工生命与复杂性--Artificial Life and Complexity
三、社会学术团体
国内: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故障检测与分析委员会委员。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中国数学会会员。
中国仿真学会会员,仿真与系统控制委员会委员。
“数理统计与管理”杂志副主编。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英文国际杂志) 编委。
国际: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Springer) 杂志编委。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AROB)
1996-2002 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
美国Oklahoma 大学人工生命中心科学顾问。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ochastic Systems (SSS)的 1997,1998,1999
Adversary 委员会委员。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Life (Alife) 2000’ (第七届)
Adversary 委员会委员。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Kansei (感性) Technology 2001(第一届)Adversary
委员会委员。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aptive control and Identification 1988,
国际程序委员会(IPC)委员。
四、实际工作经历与获奖
获奖课题
1991—1994
秦皇岛引青济秦水利工程自动化管理系统总体组成员及软件组总负责人与总设计(中科院大恒公司项目),该项目获得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1994 航天部“八五”预研课题“导弹运输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负责人及技术总负责,该项目获得1996年度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1990 国家环保局课题“江苏大丰生态县规划研究” 负责人及技术总负责,该项目获得1991年度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5—1988 航天部“七五”预研课题“导弹运输车的平顺性研究”负责人及技术总负责,该项目获得1990年度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6—1988
国家科委课题“技术进步度量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该项目获得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为该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我是外单位借用而未能被授奖。
课题:
2000---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生物信息学及人工生命的基础研究”北京部分负责人。
1996—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生命的预备研究”主持人。
1989—19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DEDS(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主持人。
1983—1985 向企业推广统计质量控制。
1973—1976 武汉钢铁公司1700冷热连轧机引进工程顾问及数学模型组组长。
1972—1973 北京有机化工厂计算机控制工程顾问及数学模型组组长。
参加过下述的研究课题:
山东莱州市“九。五”经济发展规划研究(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鲁棒自适应控制”(1989-1992),
新加坡造船厂计算机管理系统换代工程(1998),
厦门市公安局110决策辅助系统(1999),
牡丹江农垦局水资源调度及洪水淹没模型(1999),顾问:
1985年曾任大夏公司(所办公司)副经理。
1998.3—1999.10 担任盘拓咨询(合资)公司的项目顾问。
1999.6—1999.10 担任北京科瑞讯公司的项目顾问
1999.7—1999.10 担任北京博瑞其公司的项目顾问 (上述顾问担任至1999年10月末出国)
三、课题研究成果评价及引用情况
关于技术进步课题, 鉴定书中说 “…其中技术进步的时间序列分布延迟模型,是在新古典模型基础上,应用滤波理论对综合要素增长率进行了深化分解。这个方法不同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方法,而更为科学和合理,具有独创性和新突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关于技术进步度量的动态描述,技术进步与科技、教育、企业更新的改造投资关系,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 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这部分研究作得深入细致, 其结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是软科学一项成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这些评价都直接反映了我的研究成果的水平。
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证明:“张永光同志在技术进步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开展了有创造性的工作, 主要研究结论合理, 客观,已被采纳。(据知,大连市、天津市、贵州省、河南省、邮电部等使用了我的研究成果)。
黑龙江省科委证明:“在研制中采用了张永光同志的科研成果…, 获1989年度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廊坊市科委证明:“我委1989年应用中科院系统所张永光等的科研成果,对廊坊市科技进步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90年廊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于生态县规划研究课题的鉴定书中说“该项研究在国内外无先例可循、难度大、面广、综合性强,指导思想明确,方法科学、先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际水平。”
张永光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永光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