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玉平
5.7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开大学
所在院系:文学院
所在地区:天津
所在城市:天津
评论次数:2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83435.html
李玉平老师介绍
李玉平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 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
(022)23503845—8110 (o)
liyuping@nankai.edu.cn
李玉平,男,1975年7月生,山西昔阳人。文学学士(山西大学,1997)、文学硕士(苏州大学,2000)、文学博士(南京大学,2003)。2003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任教。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学基础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2003年7月评聘为讲师,2005年12月评聘为副教授。2006年开始指导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讲授课程:
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思潮(全校公选课,2004-2006);
文学概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2006);
西方文论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2005-);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2005-2007);
文学理论专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2008-);
文学理论范畴研究(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2004-);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5-2006);
最新文学理论动态研究(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4-2005);
西方文论基本问题(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8-)
专业英语(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8-)
美学原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2006-2007)
科研成果:
《互文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超文本文学:向传统文学叫板》,《文艺评论》2002年第3期
《从可读文本到可写文本——兼论西方20世纪文本理论的转型》,《文学评论丛刊》第五卷第二期(2002年)
《互文性批评初探》,《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导读》,收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中文专业本科生百部阅读书目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游弋于科技与文艺之间》,香港《当代文学》2004年第1期
《“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7期全文复印)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与刘俐俐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试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文学与文化》(第五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摄影文学:媒体总汇时代的艺术创新》,《中国民族报》2005年5月27日
《罗兰·巴特超文本思想论略》,《文学与文化》(第六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互文性与主体(间)性》,《文化研究》(第六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互文性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9期全文复印,收入《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文学理论”教学心得浅谈》,《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互文性视域中的文学经典性质与功能》,《文学与文化》(第七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近代文学批评史》精义、《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精义、《经典——文学中的常与变》精义,载赵宪章主编:《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互文性与文类》,《文学与文化》(第八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跨体互文性论略》,《文学与文化》(第九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
已结项完成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互文性视野中的文学经典理论》”[项目编号:TJ05-YW0303](2005年)(鉴定等级:A)
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04年)
正在进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项目编号:06CZW001](2006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项目编号:05JC750.11—44043](2005年)
参加学术会议:
2005年5月,北京 “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
提交论文《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收入会后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
2008年11月,南京 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Nan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Semiotics),
宣读英语论文The Value and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互文性的价值与定义》)
2008年12月,广州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暨“批评理论与当代文学生产”学术研讨会
宣读论文《此“经典”非彼“经典”——两种文学经典刍议》
2005年4月 获2004年度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7年5月 获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征文二等奖
李玉平老师教学评价(2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0/10/31 9:54:34

好老师

举报cucdc网友 2010/1/10 22:36:10

相当好 老师讲得明白又认真 上课视野很广,不拘泥课本,而且老师自身的阅历也很的丰富啊!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玉平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