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新奇
7.7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物理系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815641.html
李新奇老师介绍
通讯地址: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邮政编码: 100875
电话: 010-5880-1874
手机: 13910612924
电子信箱: lixinqi@bnu.edu.cn ; xqli@red.semi.ac.cn
简历及工作简介:
李新奇,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5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相继到比利时Antwerp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作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引进人才到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2008年作为平台建设首席专家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研究领域涉及量子耗散、量子输运、量子点物理,以及与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相关的量子物理和器件物理。目前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固态量子计算及其相关物理研究方面,特别是量子态的相干操纵,相干控制以及量子测量等重要前沿问题。在以美国Physical Review为主的国际物理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如下:(1)在共振隧穿系统中,用闭路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电磁环境效应、ac响应以及库仑阻塞,cotunneling等问题。(2)在mesoscopic Hall bar系统中研究了非均匀弱磁场下的输运性质。该项研究奠定了用mesoscopic Hall bar做非破坏弱磁测量的基础,并在后来(其他实验组)的实践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应用。(3)在量子点物理方面,利用晶格驰豫理论,研究了单个量子点光跃迁谱线宽度问题,建立了能描述大量实验结果的公式。此外,还系统研究了与量子点作为光电器件密切相关的热载流子能量驰豫问题,对phonon-bottleneck问题提出了广为关注的独特见解。(4)将介观物理中的Buttiker理论应用于分子系统中的电荷转移与输运问题,引入的电子退相干对著名的Marcus理论(Nobel获奖工作)做出了效应明显的补充,并在DNA电荷转移与输运现象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5)设计了基于耦合量子点的量子计算机方案,研究了几何量子计算问题,建立了粒子数相关的条件量子主方程,并成功用于固态量子比特的量子测量和量子点输运的全计数统计研究。
李新奇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新奇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