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李朝红老师介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由湖南南华大学(原衡阳医学院)考入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讲师。分别于1998-2000年留学奥地利科学院(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Aging Research,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和2001-2002年留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Weis Center for Research, Geisinger Hospital Clinic, Penn State University, PA)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2月晋升为Scientist 1。2004年底应邀回中山大学工作,2005年底任中山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病发病机制、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操作(转基因、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建立、心血管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尤其在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重塑及其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方面有突出成就。发现了在血管平滑肌中存在多条与高血压机械力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提出了“机械力信号同时多通路激活理论”,近6年内先后两次受国际杂志《Cellular Signaling》主编邀请专题综述(2003年影响因子IF: 5.185)。研究成果获国际上许多著名同行学者认可,为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新策略和新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该研究已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山大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已经发表在国外杂志、被SCI收录、影响因子5.0以上论文13篇,其中2篇分别被其他SCI论文引用100余次。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了《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和《甲状腺外科》等论著。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2名。
主要从事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病发病机制、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操作(转基因、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建立、心血管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尤其在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重塑及其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方面有突出成就。发现了在血管平滑肌中存在多条与高血压机械力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提出了“机械力信号同时多通路激活理论”,近6年内先后两次受国际杂志《Cellular Signaling》主编邀请专题综述(2003年影响因子IF: 5.185)。研究成果获国际上许多著名同行学者认可,为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新策略和新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该研究已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山大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已经发表在国外杂志、被SCI收录、影响因子5.0以上论文13篇,其中2篇分别被其他SCI论文引用100余次。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了《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和《甲状腺外科》等论著。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2名。
李朝红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