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倪永军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903319.html
倪永军老师介绍
倪永军
出生年月: 1973年8月28日
毕业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职 务: 无
职 称: 副教授
办公电话: 51684820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 yjni@bjtu.edu.cn
个人简历
2008.9~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2007.1~2008.8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2005.7~2006.12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2003.9~2005.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2001.7~2003.9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7.5~2001.7 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桥梁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9~1997.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9~1994.7 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
研究领域
? 桥梁抗震与防灾
? 桥梁检测与加固
科研项目
一、在研项目
10.2009.1~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地震行为评估的概率方法与模糊决策(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808015)
9.2008.7~ 建设部标准《工程抗震术语标准》编制
8.2008.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术语标准》编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7.2007.12~ 基于性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的决策方法(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校科研基金
6.2007.1~现在 北京市新建地下工程穿越既有交通设施技术要求(参加)
北京市路政局项目
5.2007.1~现在 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风险与防灾投入协调分析(主持)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06BAJ13B04)
4.2007.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综合造价控制研究与示范(参加)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06BAG02B01-05)
3.2005.7~ 高速磁浮交通轨道梁动力特性研究(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578010)
2.2006.7~ 强夯振动衰减规律及其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主研)
内蒙古交通科技项目(项目编号:NJ-2008-22)
1.2007.7~ 高速铁路路基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横向课题
二、已完成项目:
15.2007.2~2007.12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接口关键技术研究(参加)
铁道部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G039)
14.2006.3~2007.12 地铁奥运支线隧道穿越北四环北辰桥措施研究(主持)
横向课题
13.2005.7~ 2007.12 城铁线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
12.2006.8~2006.12 内蒙黄河特大桥现场静动载试验分析
横向课题技术总负责
11.2004.7~2006.1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及通行概率分析程序开发
建设部项目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5-R2-29)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抗震防灾中的应用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0.2005.5~2006.12 “线路平纵横面主要技术条件、参数的研究”(参加)
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编号:2005AA05101-843)
9.2004.10~2006.12 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长期监测系统建设
青藏线指挥部横向课题参加人。
8.2004.1~2006.7 北京市奥运场馆项目“奥运场馆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体育场馆结构非破损与动力特性检测”子课题分项目负责人
7.2004.1~2006.7 北京市奥运场馆项目“奥运场馆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钢绞线加固法”子课题主研人
6.2005.9~2005.12 海口市六座桥梁的抗震鉴定
海口市地震局横向课题负责人
5.2003.1~2006.1 近场地震作用下梁式桥的特殊地震响应及减震设计(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8002)
4.1999.10~2003.7 以位移为基础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978001)
3.1999.4~1999.10附加约束阻尼减振装置抑制下承板梁横向振动技术研究
济南铁路局横向课题资助主研人
2.1997.4~1999.3抑制既有钢桥提速时发生共振的技术措施-应用粘弹性阻尼器抑制的前期研究
铁道部科技基金资助项目(96G19-B)主研人
1.1996.1~1997.4 水利资产的评估方法及评估参数的研究
水利部科技资金重点资助项目主研人
论文及著作
已发表的论文:
39.NI Yongjun, WANG Wanhong, HUANG shimin, FU Shengcong and OU Xianren, 2008, GIS-BASED EARTHQUAKE DISASTER PREDICTION AND OPTIMUM PATH ANALYSIS FOR THE URBAN ROAD TRANSIT SYSTEM,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No.S02-047
38.NI Yongjun, TENG xinli, ZHANG Xuefeng, 2008, Weiqingchao and LIU Xingang, PEAK ATTENUATION RULE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GROUND VIBRATION DUE TO DYNAMIC COMPACTION,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o.02-0063
37.LV Gaofeng,NI Yongjun,WEI Qingchao and HE Haijian, 2008, Safety Analysis of on the Bridge Traversed by Metro Double-Line Tunnels,首届“现代铁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MR'2008), Nanchang, China
36.倪永军,滕忻利,张雪峰,王万洪,强夯地振动统计分析与评价,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32(4):78-82
35.黄世敏,倪永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城市抗震防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增刊。(第二作者)
34.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 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A]. 第2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97-102(ISTP, EI Page one)(第三作者)
33.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 高速磁浮TR系统轨道梁拟合技术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1(4): 96-100.(第三作者)
32.Deng Ya-shi, Wei Qing-chao, Ni Yong-jun, Shi Jin. Application of Curve Fitting Techniques in Guideway Design of High-Speed Maglev TR System [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7[C]. America:ASCE,2007.290-295(EI compendex)(第三作者)
31.倪永军,吕高峰,黄世敏,符圣聪,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震害预测与连通性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39(Supp.):163-167。(第一作者)
30.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基于工程技术条件要求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参数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第3期(第三作者)
29.基于GIS的城市公路交通系统震后连通性分析,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11(第二作者)
28.倪永军,姚秋来,王忠海,高强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新型“绿色”加固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文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2005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
27.姚秋来,倪永军,王忠海,高强钢绞线网片-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砖砌体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绿色建筑技术文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2005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作者)
26.王忠海,姚秋来,倪永军,高强钢绞线网片-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砌体变形性能试验研究,绿色建筑技术文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2005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作者)
25.NI Yongjun, ZHU Xi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Velocity Pulse And Simulatio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ew Frontier and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Weiqing Liu et al.),467-472,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9(第一作者)
24.NI Yongjun, ZHU Xi et al., Simulation Of Artificial Random Field Of Near-Fault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ew Frontier and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Weiqing Liu et al.),100-105,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9(第一作者)
23.NI Yongjun, ZHU Xi et al., A Study Of Practicable Power Spectra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ew Frontier and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Weiqing Liu et al.),261-264,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9(第一作者)
22.HUANG Shimin, NI yongjun et al., Research On Shear Wall Quantity Of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s In Earthquake Zone By Classifying The Vertical Member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ew Frontier and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Weiqing Liu et al.),319-323,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9(第二作者)
21.ZHU Xi and NI Yongjun,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For Bridge Columns,IABS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ymposium on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 held in Shanghai, China, in Sep. 20-22, 2004(第二作者)
20.倪永军,姚秋来,聚合物砂浆-高强钢绞线网加固砖墙的前期研究,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与工程实践(王亚勇、叶燎原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作者)
19.倪永军,张自平,贺军,应用小波分析进行结构无损检测研究综述,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与工程实践(王亚勇、叶燎原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作者)
18.倪永军,朱晞,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
17.汪晶,倪永军,连续梁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工程抗震,2004年第二期(第二作者)
16.石生荣,倪永军,民族文化宫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仿古屋顶改造措施,工程抗震,2004年第二期(第二作者)
15.倪永军,朱晞,魏庆朝,纤维增强聚合物抗震加固混凝土柱研究综述,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7(4), 2003(第一作者)
14.NI yongjun and ZHU Xi, Simulation of Artificial Random Field Considering the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5(4), 2002(第一作者)
13.倪永军,朱晞,考虑时间-空间变化的人工随机场模拟,地震学报,24(4),2002(第一作者)
12.NI yongjun and ZHU Xi, Design Spectra for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Seventh U.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7NCEE), July 21-25, 2002, Boston, Massachusetts, CD-ROM, No.00087(第一作者)
11.NI yongjun and ZHU Xi, A Study of Design Spectra Based on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of Ground Mo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4(6), 2001(第一作者)
10.倪永军,朱晞,以地震动衰减关系为基础的设计谱研究,地震学报,23(6), 2001(第一作者)
9.ZHU Xi and NI Yongjun,Strength Reduction Factor Spectra Based on Structural Damage Performanc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rontiers in the New Millennium, Spencer & Hu (eds), ?2001 Swets & Zeitlinger, ISBN 9026518528 (第二作者)
8.倪永军,朱晞,规范设计谱曲线的实际地震波检验,铁道学报,23(2),2001(第一作者)
7.孙剑平,朱晞,倪永军,桩基础的动力群桩效应,北方交通大学学报,Vol.25, No.4, 2001(第三作者)
6.倪永军,朱晞,弹塑性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000(第一作者)
5.倪永军,朱晞,考虑时间-空间变化的地震地面运动的合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4(1),2000(第一作者)
4.倪永军,朱晞,孙欣,附加约束阻尼减振装置控制下承钢板梁横向振动技术研究,工程力学(增刊),Vol. II, 2000(第一作者)
3.朱晞,倪永军,桥梁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进展,国外桥梁,No.1,2000,(总第102期)(第二作者)
2.刘保东,朱晞,倪永军,钢桥用粘弹性阻尼器抑制共振的分析研究,钢结构,Vol.14, No.3, 1999(第三作者)
1.刘保东,朱晞,倪永军,应用粘弹性阻尼器抑制铁路钢桥车桥共振,北方交通大学学报,Vol.23,No.4,1999(第三作者)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名
在读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6名
工程硕士 1名
博士研究生 2名(副导师)
获得荣誉
2008年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
2008年获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团体兼职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乙级上岗证书
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
倪永军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倪永军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