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汪李平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园艺林学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912485.html
汪李平老师介绍
姓名:汪李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8月1日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通讯地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6959(O)
E-mail: wanglp@mail.hzau.edu.cn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81.9—1985.7 华中农学院园林系蔬菜专业学习
1985.7—1987.8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任教
1987.9—1990.7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0.7—1996.4 安微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
1996.5—今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
1998.9—2001.12 华中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001.10—2002.8 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 合作访问
主讲课程:蔬菜栽培学,蔬菜保护地栽培,设施园艺,食用菌栽培学,园艺植物栽培学,果蔬品质分析,高级蔬菜栽培生理。
主要研究领域:蔬菜生理生态,设施园艺学,蔬菜品质与安全生产
发表论文:
1. Li Shijun, Wang Liping. Screening of hydroponically grown lettuce cultivars for tolerating iron deficiency stres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Technology of Greenhouse, 1991, Knowledge Publishing House, 207-215
2. 汪李平,李式军。水培生菜营养液中铁素浓度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 15(3):118-120
3. 汪李平,刘淑娴。水培生菜铁素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1994, 22(4):359-360
4. 汪李平。植物的铁素营养及缺铁症的防治(综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 22(1):17-22
5. 汪李平。桐城水芹有性采种技术研究初报。安徽农业科学,1995, 23(1):59-60
6. 李式军,汪李平。水培生菜耐缺铁胁迫品种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园艺学报,1995, 22(2):147-152
7. 汪李平,李式军。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水培生菜铁素营养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 22(3):266-271
8. 汪李平,朱世东,裴孝伯。水培生菜周年生产技术。安徽农学通报,1995, 1(4):56-57
9. 裴孝伯,汪李平,朱世东。扦插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995, 1(4):32, 30
10. 朱世东,裴孝伯,汪李平。钙信使系统在园艺植物抗性中的作用。安徽农学通报,1995, 1(4):37-38
11. 汪李平。果树缺铁失绿及防治的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1996, 24(增刊):101-103, 98
12. 汪李平,徐跃进。长江流域发展日光温室要慎重。中国蔬菜,1997, (4):58
13. 汪李平,向长萍,朱世东等。江淮地区大棚蕹菜早熟栽培技术。中国蔬菜,1997,(6):44-45
14. 周长河,汪李平。辣椒疫病的化学防治研究。长江蔬菜,1997,(11):17-18
15. 汪李平,向长萍,朱世东等。大棚蕹菜早熟栽培技术。中国农技推广,1997, (增刊)(南方蔬菜设施栽培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48
16. 汪李平,郑世发,施济农。菜用大豆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中国蔬菜,1998,(2):41-42
17. 向长萍,汪李平,李云荣。瓠瓜杂种一代制种技术研究初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5):503-506
18. 詹玉丝,汪李平。青花菜不同栽培方式及品比试验。长江蔬菜,1998,(9):25-26
19. 向长萍,汪李平,门广顺。萝卜芽菜品种比较试验。长江蔬菜,1998,(12):26-27
20. 汪李平。蔬菜的硼素营养与硼肥施用综述。园艺学进展(第2辑),1998
21. 汪李平,向长萍。我国节能型日光温室的气候区划。农业工程学报,1998,14(增刊):36-41
22. 向长萍,汪李平。长江流域茄果类塑料大棚杂交制种技术规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增刊):158-160
23. 向长萍,汪李平,张宏荣。杂交瓠瓜早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种子,1999,(1):41-42
24. 向长萍,汪李平。杂交瓠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长江蔬菜,1999(3):10-11
25. 向长萍,汪李平。大棚蔬菜无(少)农药栽培技术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 18(4):381-382
26. 汪李平。长江流域主要蔬菜栽培技术简表(上)。长江蔬菜,1999,(5):42-43
27. 汪李平,邱孝育。长江流域主要蔬菜栽培技术简表(下)。长江蔬菜,1999:(6):43-44
28. 汪李平,向长萍,肖长惜。湖北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 31(1)(全国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专辑):26-28
29.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上)。长江蔬菜,2000,(4):1-4
30.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下)。长江蔬菜,2000,(5):1-4
31. 向长萍,吴昌银,汪李平。苦瓜营养成分分析及利用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4):388-390
32.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武汉地区夏季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食用卫生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19(5):497-499
33.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蔬菜硝酸盐积累基因型差异的机制及利用研究进展。见:奥岩松,秦智伟主编。园艺学进展(第4辑),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272-275
34.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见: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主编。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全国蔬菜营养、品质与环境学术研讨会,2000, 山东寿光)。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2-31
35. 向长萍,汪李平,段和云。中国蔬菜区域消费特点及变化发展趋势。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19(增刊):146-150
36. 向长萍,何培坚,汪李平。苦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19(增刊):77-79
37. 向长萍,谢军,聂启军,汪李平。23个苦瓜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 20(4):378-381
38. 向长萍,谢军,周逊,汪李平。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苦瓜主要品种的评估。园艺学报,2001, 28(6):567-569
39.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 22(2):157-161
40.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狮子山20种常见野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维生素C及氨基酸含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 22(3):
41.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武汉市场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食用卫生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03,(3):71-72
出版的专著与教材:
1. 汪李平编著。绿叶蔬菜大棚栽培。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李式军主编(汪李平参编)。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技术问答。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李式军主编(汪李平参编)。设施园艺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汪李平,肖长惜,廖显珍编著。设施农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 夏仁学主编(汪李平参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获奖科研成果:
1. 提高型无土栽培技术及配套设施研究,199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汪李平为参加人)
2. 苦瓜、瓠瓜新品种选育,2000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汪李平排第五)
3. 三峡库区名优蔬菜基地建设与示范研究,2002年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汪李平排第二)
4. 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
汪李平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汪李平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