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易江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其他院系
所在地区:广东
所在城市:广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929884.html
易江老师介绍

一、一般情况:
姓名:易 江 性别:男 出生:1955年3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籍贯:湖南醴陵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职务:广东南华工商学院院长
1985—1987 于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研究生;
1987—1990 于武汉大学攻读西方哲学,获博士学位;
1995—目前 担任广东南华工商学院院长,并兼任部分经济类课程;
198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1999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广东高校(高职)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副会长。

二、 主要论文、论著:
(一)论文:
1、《行动理论中的说明问题》 刊于《哲学动态》 1991年第5期 CN11-1141
2、《企业软管理6M要素初探》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3年3月 CN11-3192D ISSN 1004-9096
3、《建立企业内部平等协商机制应注意两个关系》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7年4月
4、《W.德雷的行动合理说明理论评价》 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
1998年第3期 CN44—1139/C
5、《行动说明理论的哲学传统” 》 刊于《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ISSN1001-8182
6、《目标体系、深层结构与工会组织形式》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8年4月 BM4009
7、《亨普尔的〈行动归入说明理论评述〉》 刊于《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年7月 ISSN1000-8935
8、《强势文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影响及工会责任》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0年4月 BM4009
9、《论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 刊于《高教探索》 2001年第4期 CN44-1109.C4
10、《打开人生的“六六模型》 刊于《羊城晚报》 2004年1月17日
11、《中国工会的使命》 刊于日本《劳动经济情报》 2002年第18卷
12、《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 刊《“南方经济》 2002年第6期 CN44-10681F
13、《中国加工离创造有多远》 刊于《羊城晚报 》 2004年1月17日
14、《在生命斜坡上求共识共进》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年1月 BM4009
15、《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与劳动法研究》 ISBN7-5045-4954-1 2005年4月
选收论文:《中国劳动进入国际市场后劳动者利益诉求与工会目标》
16、《国家类型与学习型社会的思考》 刊于《辽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ISSN1672-8572
19、《工人非稳定性意向研究》 刊于《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ISSN1672-8572
(二)论著:
1、《人的行动之谜 》 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7-5508-1259-X/C 1992年;
2、《一得之见》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7-5623-1116-1     1998年;
3、《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译著) 易江校
中国方正出版社 ISBN 7-80107-165-4            2000年;
4、《博雅人生》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3-1796-8 2002年
5、《英译中漫谈》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ISBN7-80109-477-8/G 2003年
6、《在生命斜坡上》 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7-306-02609-7 2005年
(三)主要讲授的课程:
1、《经济类型及行为对策》
2、《管理新视野》
3、《知识经济的挑战》
4、《经济行为分析》
5、《企业家的领袖智慧》
6、《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研究》


三、社会影响:
(一)易江是我国第一位行动理论研究者。其研究的“行动理论”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对行为经济学有独到的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98年第7期的“亨普尔的行动归入说明理论述评”的论文;在日本《劳动经济情报》02年秋季版的“中国劳动组合的使命”论文;在《广西大学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的“行动理论的哲学传统”的论文;在《南方经济》02年第6期的“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的论文,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产生广泛的影响。
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并受邀在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讲学,受到好评;同时为广州市政府撰写94、95年度广州市企业经济评价报告;并作为团长,带领广东省领企业家到日本、美国、欧洲各大企业交流访问,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的经验。
(二)易江教授师从著名哲学家江天骥先生。长期从事经济一线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现状,结合群团组织的发展状况,结合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利与权益的生存状态。以其行动理论研究的心得为基础,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解剖刀来进行经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主要有:
1、从社会热点的思考入手,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最大化与均衡调整原则下的制度安排、政治全球化的冲击、公平和平等的认识方面的表层问题进行分析。
2、探讨文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重点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以国际的视野对比了西欧企业、美国企业、日本企业的和中国企业的异同,深入文化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应对之策。
3、探讨强势文化对中国决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利益群体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存在与诉求的现实,如就业、维权、民主制度的现实。
4、提出了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损耗,只有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才是劳动力增值的理念,着重谈到高素质的人才的举措。
(三)易江教授的理论创新是:
1、提出了战争性思维和执政党思维的五个差别。
2、根据数据和现实分析,提出了“善待洪水”的新观念。
3、对公平、平等、效率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理清了公平和平等的差异。
4、提出中国文化影响下的“门缝行为”概念。对中国人行为特征的刻画受到关注,被广为引用。
5、提出“平地心理”概念,为建立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6、系统的对西欧、美国、日本企业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和中国企业对比,对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很有启发。
7、用行为理论建立工人非稳定性意向指数模型,对预防危机和解决冲突提供理论支持。
8、提出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理论,强调大学教育不仅仅要重视科学知识,而且要加强人文教育。
9、参与人的成长“六六模型”课题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一个人的成长提出自已的看法。
(四)易江教授的学术价值表现为:
1、从实证和数据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对策可信度高和具有可操作性。
2、学术的影响表现为:该著作的研究受到政府和相关组织、利益群体的关注。经常参加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相关部门(如省、市宣传部等)、广东省学术讲坛、广州市学术论坛和大中型企业主办的种类大型的学术报告会,并特邀亲临报告,反响强烈。
3、其研究成果成为政府和相关组织决策的参考,如“善待洪水”概念、“工人非稳定意向模型”、“平地心理”、“公平理念”、“六六模型”、“博雅教育”等。

易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易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