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牛生杰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应用气象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957797.html
牛生杰老师介绍
牛生杰 男,1962年9月生,宁夏中卫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云雾降水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沙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生态效应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电子邮件:niusj@nuist.edu.cn
主讲课程:人工影响天气方法与技术、当代人工影响天气进展
代表成果:
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目录:
20、.ShengjieNiu,XiaofengXu,Dust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North China,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Discussion,2008;
19、. ShengjieNiu,ChunsongLu,Huaying Yu, Fog researches in China: A Overview, submitted to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8;
18、. ShengjieNiu,JieXu,Chunsong Lu,Analysis of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s of ultra heavy fog around Nanjing in the 2006 winter ,July 2008,15th ICCP;
17、牛生杰,岳平,2004年春夏季两次沙尘暴期间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中国沙漠,2007.
16、不同天气条件下宁夏夏季降水滴谱分布参量特征的观测研究,《高原气象》,2002年第21卷第1期,37-44
15、贺兰山地区沙尘暴沙尘启动及垂直输送物理因子的综合分析,《气象学报》,2002年第60卷第2期194-204
14、贺兰山地区沙尘暴若干问题的观测研究,《气象学报》2001年第59卷第2期,196-205
13、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大气科学》2001年第25卷第2期,243-252
12、Observational researches on sandstorms in helanshan area,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1,15(4),485-497
11、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高原气象》,2001年第20卷第3期,298-301
10、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分析,《高原气象》,2001年第20卷第1期,82-87
9、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富集因子分析,《中国沙漠》2000年第20卷第3期,264-268
8、沙漠地区大气扩散规律研究,《中国沙漠》2000年第20卷第3期,301-304
7、贺兰山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中国沙漠》2000年第20卷第1期,55-58
6、贺兰山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第23卷第2期,294-297
5、冰雹谱分布及Z-E关系的初步分析,《气象学报》1999年第2期,217-225
4、主编宁夏气象科技文选(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贺兰山地区沙尘暴的统计分析和观测研究,第一届国际沙尘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1997.11,叙利亚,大马士革。
2、降水性层状云中水凝物粒子的谱分布,《高原气象》,1995年第14卷第1期,114-120
1、主持编译云和降水最新进展(译文集),气象出版社,1994年
科研项目:
10、层状云降雨物理过程及其人工催化物理效应的观测研究,2006~2009年,150万,主持;
9、沙尘气溶胶辐射模型构建及其气候强迫研究,2006~2008年,6万,主持;
8、沙尘气溶胶辐射模型及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2006-2008,30万,主持;
7、雾害形成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污染机理的综合研究,2007-2009,15万,主持;
6、长江三角洲雾害监测预警及灾情评估研究,2007-2009,590万,主持;
5、沙尘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及其对降水的影响,2007-2011,15万,主持;
4、层积混合云物理结构及催化方案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2007-2010,20万,主持;
3、环北京地区云降水结构,2007-2010,20万,主持;
2、贵州省雾害时控分布、形成机理及其监测预警方法研究2007-2008,5万,主持;
1、《中华大典?气象分典》项目的部分编撰工作,2008-2009,8万,主持;
荣誉与获奖:
生杰教授在云雾降水物理学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气溶胶等领域,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编号:49060017、49565010、40175003,40365002),省部级项目四项;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中国气象局气象行业专项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三等奖四次;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人事部和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优秀气象工作者(省部级劳模);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江苏省“333” 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先后五次应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访问研究,2004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推荐并资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该中心设在意大利)三个月;在本专业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共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提出并实施跟踪云和降水系统跨省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方法,所取得的云物理研究成果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在沙尘气溶胶研究方面,建立了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微结构概念模型。层状云降水过程及其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宁夏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年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宁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学术兼职:
2、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牛生杰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cucdc网友 2008/9/16 13:18:22

我崇拜您!!!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牛生杰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