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贵生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所在院系:管理与人文学院
所在地区:上海
所在城市:上海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021307.html
刘贵生老师介绍
刘贵生,男, 副教授。1962年出生在上海。1980年进入上海财经大学(原上海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1984年7月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进入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原上海标准计量管理局)工作。1985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管理工程系(现管理与人文学院)担任教学工作至今。期间,1999年入上海财经大学进修,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自从1985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以来,曾先后担任多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在所授的课程中分别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概论、统计学、项目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讲授,普遍受到学生的好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某一个知识点,单从本门课程的知识去理解,往往有的学生还是很难接受。但换一个角度,从另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去理解,则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教会学生一桶水自己首先得具备两桶水的水平。师者,解惑也。教师只有不断钻研,才能去为学生解惑。因此,我在准备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都认认真真。一般而言,准备一门新课,除了教课书,我起码得准备5到6本参考书。我以为,这样的准备可以为我的教学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认为,除了要有系统的知识,良好的教育背景,教学技巧的探索,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情绪变化。试想,一门学生不愿意听,不愿意学的课程,要让学生学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技巧的运用是必须的。比如,长时间的理论阐述,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适时的案例穿插是必须的。甚至,点一点名,讲个小故事等等都是调节气氛的手段。
刘贵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贵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