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阮图南老师介绍
阮图南教授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物理学教育家,1935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广东增城。1958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8年至1974年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74年3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任助教,1977年晋升为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聘任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顾问、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安徽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安徽省核学会和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
阮图南教授长期从事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研究,成就卓著。1965年,他参加朱洪元院士领导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研究,引入V-A强相互作用。1977年,他与周光召院士合作,提出陪集空间纯规范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杨-米尔斯场论和费曼-李杨理论。1980年,他与何祚庥院士合作,提出相对论等时方程,建立了复合粒子量子场论。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给出了路径积分量子化等效拉氏函数的一般形式以及超弦B-S方程,并在费米子的波色化结构、约束动力学、Bargmann-Wigner方程的严格解、螺旋振幅分析方法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建树。共发表科学论文近200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科技成果奖多项。
阮图南教授长期从事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研究,成就卓著。1965年,他参加朱洪元院士领导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研究,引入V-A强相互作用。1977年,他与周光召院士合作,提出陪集空间纯规范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杨-米尔斯场论和费曼-李杨理论。1980年,他与何祚庥院士合作,提出相对论等时方程,建立了复合粒子量子场论。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给出了路径积分量子化等效拉氏函数的一般形式以及超弦B-S方程,并在费米子的波色化结构、约束动力学、Bargmann-Wigner方程的严格解、螺旋振幅分析方法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建树。共发表科学论文近200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科技成果奖多项。
阮图南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资源
- 阮图南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推荐下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C语言(ppt课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原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值模拟新发展(英文版)
- 更多课件(包)>>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简明复分析》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六章)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并行数值算法 第十章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二章 并行程库设计基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篇 并行程序设计 第十四章 分布存储系统并行编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并行算法的设计 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
- 更多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