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刘英锋老师介绍
刘英锋,男,汉族,1960年2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医研究所所长,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西省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分会委员,江西省中药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中医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库专家成员,国家中管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库专家成员。
自1983年留校工作以来,曾先后为本科生或硕士生讲授过中医经典(内经、金匮、伤寒)、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实验学等多门中医骨干课程,曾获院级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师称号。1987年开起,师承于江西中医泰斗、原名义院长姚荷生先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深得姚老先生的言传身教,擅长脉学诊断,专攻中医证候分类及鉴别诊断,进而致力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化研究。在中医脉学研究上,提出脉诊操作的标准化方法和脉症不符的处理原则;在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上,提出了统一中医辨证纲领的系统分类框架;对疑难杂症注重远近内外合因、证病分步结合的诊治思路,尤其对疑难发热、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部分不明原因的奇病杂症有独到的中医疗效。2001年开始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专业博士,师从当代伤寒名家熊曼琪、陈瑞春两位教授,主攻中医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方向。
曾先后主持了省厅中医重点资助课题、国家中管局课题多项(如:“专家脉诊技术研究”、“姚荷生中医诊疗规范及特色的系统研究”、“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纲要的案例化CIA设计”等);作为主要合作者,还先后参加了国家教委、省教委、省卫生厅及学院等各级课题的在研工作。其中“中医脉象要素及其操作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在1995年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协助整理出名老中医学术专著初稿1部(《姚荷生中医辨证疾病分类学纲要(伤寒论部分)》),为抢救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先后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报》、《新中医》、《四川中医》等国家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了“论脉症不符的成因与处理”、“统一辨证诊断分类的思考”、“从三焦理论看柴胡类方的证治规律”、“小儿呼吸道感染抗菌素失效型的中医诊治”、“从《金匮》看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证治”、“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等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主编和副主编《中医鉴别诊断学》、《中医实验学基础》等教材,参编《中医诊断学高级参考书》、《病毒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学》、《伤寒学习题集》等著作。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带培硕士研究生4名。1998年、2001年连续两次荣获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自1983年留校工作以来,曾先后为本科生或硕士生讲授过中医经典(内经、金匮、伤寒)、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实验学等多门中医骨干课程,曾获院级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师称号。1987年开起,师承于江西中医泰斗、原名义院长姚荷生先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深得姚老先生的言传身教,擅长脉学诊断,专攻中医证候分类及鉴别诊断,进而致力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化研究。在中医脉学研究上,提出脉诊操作的标准化方法和脉症不符的处理原则;在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上,提出了统一中医辨证纲领的系统分类框架;对疑难杂症注重远近内外合因、证病分步结合的诊治思路,尤其对疑难发热、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部分不明原因的奇病杂症有独到的中医疗效。2001年开始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专业博士,师从当代伤寒名家熊曼琪、陈瑞春两位教授,主攻中医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方向。
曾先后主持了省厅中医重点资助课题、国家中管局课题多项(如:“专家脉诊技术研究”、“姚荷生中医诊疗规范及特色的系统研究”、“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纲要的案例化CIA设计”等);作为主要合作者,还先后参加了国家教委、省教委、省卫生厅及学院等各级课题的在研工作。其中“中医脉象要素及其操作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在1995年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协助整理出名老中医学术专著初稿1部(《姚荷生中医辨证疾病分类学纲要(伤寒论部分)》),为抢救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先后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报》、《新中医》、《四川中医》等国家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了“论脉症不符的成因与处理”、“统一辨证诊断分类的思考”、“从三焦理论看柴胡类方的证治规律”、“小儿呼吸道感染抗菌素失效型的中医诊治”、“从《金匮》看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证治”、“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等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主编和副主编《中医鉴别诊断学》、《中医实验学基础》等教材,参编《中医诊断学高级参考书》、《病毒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学》、《伤寒学习题集》等著作。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带培硕士研究生4名。1998年、2001年连续两次荣获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刘英锋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