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玉华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水利学院
所在地区:辽宁
所在城市:大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093773.html
李玉华老师介绍
姓名:李玉华
办公室电话:13084156161
电子邮箱地址:liwo@dlut.edu.cn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 学历
 [1] 1989年- 1993年,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系 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本科生;辅修计算机软件专业;
 [2] 1999年- 2002年,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
 [3] 2003年-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职博士生;
2. 工作经历
 [1] 1993年07月,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 留校任教;
 [2] 1993年07月-1998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系 道桥专业教研室, 助教;
 [3] 1998年10月-2007年12月,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系 道路工程教研室, 讲师;
 [4] 2007年12月-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系 道路工程教研室, 副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大连市公路工程招投标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研究领域:
 道路(公路与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理论与CAD技术、路面养护新材料新工艺、路面结构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桥梁结构CAD技术,道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批准号 50808035, 城市交通中路段阻塞的链式反应机理研究, 主要参加人, 2009.01-2011.12
[2] 批准号 50608013, 荷载和恶劣环境耦合作用下FRP增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主要参加人, 2007.01-2009.12
 [1] 批准号 50578031,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设计的特征参数研究, 第一参加人,2006.01-2008.12
2. 省、市及其它科研项目
 [7] 纤维碎石封层推广与应用技术研究;2007.06-2009.05;
 
 [6] 大连市高等级公路旧桥改造桥面铺装技术研究;2007.02-2009.05;
 [5] 就地沥青热再生工艺研究; 2006.01-2009.06;
 [4] 大连周水子机场跑道改造工程 SMA 沥青混凝土试验及检测;2004-12至2005-12;
 [3] 交通部项目"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的研究"(承担单位:吉林省交通厅,大连理工大学为合作单位之一),获2003年吉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
 [2] 辽宁省交通厅项目"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为两个承担单位之一,获2004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4J-3-120-04);
 [1] 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三类立项"公路路线CAD系统/公路路线实地地形模型"项目,主要负责人;
3. 其它研究项目
 [3] 大连理工大学 教学改革重点 项目"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计算机网上评估系统"(负责人); 2005.05-2006.09;
 [2] 独立开发完成集成化道路工程CAD程序, 含:
  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数据处理、DEM模型建立与应用、路线平纵横设计、动静态全景透视图快速制作、路基防护设计、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城市道路雨水平纵设计、城市道路污水设计、道路交叉口平面立面设计、小桥涵设计等内容,能完成一般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 独立开发完成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程序,含:
  数据文件编辑、桥梁造型设计、桥梁结构计算、桥梁设计分析与验算、桥梁工程图纸绘制(可绘制箱梁、T梁、空心板梁模板图及钢筋布置图)、工程量统计、工程造价估算概算、设计文档整理及其它辅助工具等诸多功能;
4. 道路工程设计与技术咨询项目
 [9] 大连市长兴岛二期工程港区3#路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图设计(5公里), 2007年-2008年;
 [8] 丹霍线(本溪界-桃仙段)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13公里), 2005年-2006年;
 [7] 大连市旅顺口区火王线二级公路设计(5公里), 2003年-2004年;
 [6] 大连市金州区"村村通"工程大王线、蔡北线等公路设计(30公里), 2003年-2004年;
 [5] 上饶市樟树路城市次干路施工图设计(12公里), 2003年;
 [4] 上饶市光学路东延伸段城市主干路施工图设计(3公里), 2003年;
 [3] 上饶市北环路城市主干路施工图设计(10公里), 2002年-2003年;
 [2] 河南省新安人民政府广场施工图设计(1.2万平方米), 1999年-2001年;
 [1] 大连市星海湾改造道路与管网工程施工监理, 1996年-1997年;
5. 桥梁工程设计项目
 [12] 大连十里岗立交桥设计变更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图设计, 2003年-2004年;
 [11] 大连市金州区民和公路桥引桥加固改造方案设计, 2004年;
 [10] 大窑湾港疏港高速公路工程关家店互通立交桥施工图设计, 2003年-2004年;
 [9] 大连庄河市9座中桥梁施工图设计, 2004年;
 [8] 大连普兰店市2座中桥施工图设计, 2004年;
 [7] 大连市经济开发区10号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003年-2004年;
 [6] 大连市开发区城市学院人行斜拉桥施工图设计, 2004年;
 [5] 大连市开发区5号路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图设计, 2004年;
 [4] 大连市经济开发区20-3号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002年-2003年
 [3] 鞍山市轨道改造工程桥梁施工图设计, 2002年-2003年;
 [2] 鞍山市腾鳌桥施工图设计计算复核, 2003年;
 [1] 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3#线9#桥、15#桥施工图设计, 2000年-2001年;
6. 桥梁结构检测与加固项目
 [3] 大连土城子-羊头洼高速公路工程第六合同段主桥右幅第四联箱梁加固设计;2007年08月;
 [2] 鞍山市解放路立交桥及四方台立交桥结构性能试验检测, 2006年05月;
 [1] 鞍山市大沙河桥梁检测结构计算, 2001年08月;
7. 交通工程应用项目
 [2] 大连市后盐立交桥交通工程交通标志设计, 2003年06月;
 [1] 大连市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及数据分析, 1994年-1995年;
8. 软件开发项目
 [4) 储箱强度计算与验算程序, 2007年-2008年;
 [3] 铁路钢轨维修与经济分析系统(中铁科院合作项目), 2006年-2007年;
 [2]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毕业设计网上答疑系统( http://202.118.74.235), 2005年04月;
 [1]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分析系统(网络版),2004年11月;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 路面养护维修材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研究现状及意义】
  研究(同步)碎石封层、纤维碎石封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薄层封层类路面养护材料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其中纤维碎石封层采用两层乳化沥青及一层纤维和一层碎石的结构,与其它路面养护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与扩散、抗拉、抗剪、抗冲击等综合力学性能和高耐磨、高防水性、高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应用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及修复性养护的磨耗层,能较好地封闭原路面的龟网裂,提高原路面的防水性能,恢复或改善原路面的使用功能,延缓原路面的大修周期,具有了较好的经济成本效益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与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凝土(包括稀浆封层混合料)不同,纤维碎石封层在结构组成上具有典型的层状复合材料特点,其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尚缺乏专门的试验规程与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一般均采用经验法。如何科学地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如何有效地进行耐久性能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如何保证养护路面的耐久性,成为纤维碎石封层技术推广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养护质量和效果的优劣以及经济成本效益,因此针对路面养护耐久性能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检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  
【研究内容与目的】
 
  本研究方向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纤维碎石封层适用范围理论研究; 
 [2] 影响纤维碎石封层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3] 评价纤维碎石封层材料耐久性的主要指标研究;
 [4] 检测纤维碎石封层材料耐久性评价指标的试验方法研究;
 [5] 基于耐久性的纤维碎石封层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具体包括:
 [1] 建立理论计算模型,确定纤维碎石封层养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考虑路面结构类型及路况调查结果,包括原路面结构、路面破损、强度、平整度、抗滑性、气候及交通等因素;
 [2] 纤维碎石封层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包括检测指标、试验项目及试件成型方法等;
 [3] 比较纤维碎石封层与其它类似养护方法在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方面的差异, 考虑碎石封层、稀浆封层、薄层罩面、纤维网/布罩面 等几种材料类型;
 [4] 确定纤维碎石封层室内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 考虑路用性能指标检测的试验方法, 包括开放交通时间、压实度、平整度、碎石附着力、层间黏结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抗滑性能、抗水损害及经济条件等;
 [5] 拟订纤维碎石封层施工质量检测技术指标.
 [6] 确定影响纤维碎石封层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7] 确定纤维碎石封层耐久性评价指标的室内外试验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施工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检测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8] 提出保障和改善纤维碎石封层耐久性的工程技术措施
2. 集成化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技术研究、软件开发及工程应用
【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
  近10年来我国大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任务十分繁重,为提高设计效率,琳琅满目的道路工程CAD软件得以广泛研发和应用,形成功能分散、兼容性差的状况,通常设计者要完成一项道路工程设计至少要采用四、五种商业化CAD软件。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研究集成化道路工程CAD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人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进行道路工程CAD技术研究工作,自1997年开始进行集成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及软件开发。
【研究成果及研究论文】
  建立集十余项道路工程设计任务于一体、相互协调统一的集成系统,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工程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并逐渐达到智能化设计的目标。含两方面技术: [1] 道路工程设计技术; [2] 系统集成化技术。
  经过近15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法,独立开发了集成化道路工程CAD系统软件,源程序超过10万行,分别经历了FORTRAN90、Visual Basic 6.0和Visual Studio.Net2005 三个主要版本的更新。
  集成道路工程CAD系统所包含的具体任务如下:
 [1] 道路勘测数据处理及DEM建立
 [2] 道路路线平、纵、横设计
 [3] 路线三维全景静、动态透视图制作
 [4] 路基设计
 [5]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6]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7] 道路排水设计
 [8] 道路交叉口设计
 [9] 中小桥梁及涵洞设计
 [10] 工程造价估算与概算
 
  在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中提出"中心点法"及"综合法",明显提高了交叉口设计的质量;在DEM模型建立方面提出"多边形法",减少了网格数量,适用于大型模型; 提出中小桥梁结构计算、设计分析的"集成化方法"。发表相关论文共8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主要有"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高程计算的中心点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建立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的多边形法"(《沈阳工业大学学报》)、"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综合法"(《北方交通》)、"板拉桥结构应力与塔高的相关分析"(《东北公路》)、"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系统"(《辽宁交通科技》)等。
【应用价值或经济意义】
 [1] 科学研究:进行基于DTM的路线平面自动选线、路线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探索道路路线智能化、自动化设计方法。
 [2] 教学方面:自1997年开始应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共11届近90余名学生。
 [3] 工程设计: 道路工程研究所采用该集成系统完成11项工程设计任务,主要有:上饶市北环路城市主干道施工图设计(10公里)、上饶市光学路及樟树路施工图设计(11公里)、沈阳市丹霍线苏家屯段二级公路改建施工图设计(13公里)、河南新安人民广场道路及管网施工图设计(8公里)等;
 
3. 路基路面检测技术 
【研究内容】
 [1] 路基路面材料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检验;
 [2]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现场检验;
 [3] 路面使用状况检测与评价
出版著作和论文:
 [27] 杜隽, 李玉华. 纤维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09, 35(6): 290-291.
 [26] 李玉华, 魏艳萍, 张新建. 应用模糊评判法评价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8, 106(5): 10-13.
 [25] 赵晓春, 李玉华. 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侧弯理论分析[J]. 公路交通技术, 2008, 75(5): 54-56.
 [24] 李玉华, 陈静云, 袁永博. 基于等高线的数字高程模型带状区域建模法[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8, 48(2): 253-258. (EI)
 [23] 刘金山, 李玉华. 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高程计算的综合法[J]. 北方交通, 2007, 172(8): 44-47. 
 [22] 李玉华, 李陆平. 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高程计算的中心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171(6): 96-99. (EI PageOne)
 [21] 李玉华, 鲁丽华. 建立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的多边形法[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9(3): 330-335.
 [20] 李陆平, 王进, 李玉华. 武汉市中环线关山二路立交工程新型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施工[J]. 交通科技, 2007, 220(1): 49-51.
 [19] 李玉华, 陈静云.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设计的改进正规方程法[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8(2): 188-192.
 [18] 刘浜葭, 李玉华. 道路建筑材料中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的改进正规方程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22): 3592-3596. 
 [17] 李玉华, 侯义辉, 李陆平.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设计的正规方程法改进[J]. 中外公路, 2006, 165(3): 276-279.
 [16] 李玉华, 陈静云.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理论级配设计的迭代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8(5): 76-80. (EI PageOne)
 [15] 陈静云,丁银萍,李玉华,潘建东. 板拉桥合理塔高与应力分析[]. 第八届国际交通技术应用文集, 2004, 07: 704-707.
 [14] Chen Jing-yun, Li Yu-hua. Analysis of StructurAL Stress for Board-Stayed Bridge;FOURTH SYMPOSIUM ON STRAIT CROSSINGS 2002. BERGEN, NORWAY: 67-72. (ISTP)
 [13] Chen Jing-yun, Li Yu-hua, Wang Jing-yuan. THE STRUCTURE COMPUTING AND STRESS ANALYZING FOR BOARD-STAYED BRIDGE;Structural Engineers World Congress(SEWC 2002), Yokoham, Japan, 2002: 190-190.
 [12] 李玉华, 陈静云, 成家胜. 就地沥青热再生工艺与设备的技术改进[J]. 中国公路, 2005, 217(21): 98-99.
 [11] 李玉华, 付佳伟, 陈静云.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设计的比例分配法[J]. 辽宁交通科技, 2005, 151(11): 26-31.
 [10] 李玉华, 王琦, 陈静云. 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系统[J]. 辽宁交通科技, 2005, 152(12): 60-62.
 [9] 陈静云, 李玉华, 赵香华, 吴宇航. 板拉桥结构设计[J]. 东北公路, 2001, 23(2): 46-48.
 [8] 王树森, 胡珊, 李长江, 王哲人, 刘东亮, 栾海, 谢晓光, 王龙, 黄志军, 杨冰, 徐光辉, 任瑞波, 陈静云, 王抒红, 张宏伟, 陈志国, 张作波, 刘文俊, 李全, 关长禄, 李玉华.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的研究. 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2-12-29, 科技成果.
 [7] 陈静云, 任瑞波, 李玉华, 王哲人. 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模量的理论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 44(4): 536-538. (EI)
 [6] 陈静云, 钟阳, 李玉华, 任瑞波, 单永森. 路面结构参数同时反算人工神经网络法[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0, 41(6): P739-743. (EI)
 [5] 仲崇辉, 董丽艳, 李玉华.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设计的改进正规方程法[J]. 辽宁交通科技, 2006, 154(2): 45-48.
 [4] 陈静云, 刘洋, 李玉华, 潘宝峰. 水泥路面冻融破坏机理和对策研究  [J]. 东北公路, 2003, 26(1): 14-16.
 [3] 钟阳, 陈静云, 王龙, 李玉华. 求解动荷载作用下多层粘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的精确刚度矩阵法[J]. 计算力学学报, 20(6): 749-755. (EI)
 [2] 陈静云, 王京元, 潘宝峰, 李玉华.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和结构设计方法综述[J]. 东北公路, 2003, 26(2): 99-101.
 [1] 陈静云, 李玉华, 覃丽坤. 板拉桥结构应力与塔高的相关分析[J]. 东北公路, 2002, 25(1): 34-37.
 [0] 参编教材: 《道路勘测设计》,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2001年第2版, 裴玉龙 主编.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 获奖
 [6] 陈静云、李玉华(证书号2004J-3-120-04)、潘宝峰;"寒冷地区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4年12月;
 [5] 陈静云(证书号05-3-40-02)、李玉华(证书号05-3-40-04);"北方收费广场与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5年12月;
 [4] 陈静云(证书号0321612)、李玉华(主要参加人,报告书写人)、潘宝峰;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的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12月;
 [3] 陈静云、李玉华、钟阳、潘宝峰、任慧韬; "毕业设计网上指导平台的建立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 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11月;
 [2] 陈静云、李玉华; "毕业设计新技术新思想的应用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 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12月;
 [1] 朱泓、郝云忱、张晓军、王宝民、李玉华;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 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11月;
2. 项目鉴定
 [2] 陈静云、李玉华、潘宝峰;"寒冷地区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研究";辽宁省交通厅;2004年;国内领先水平;
 [1] 陈静云、李玉华、潘宝峰;"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的研究";吉林省交通厅;2002年;国内领先水平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4(工学), 2(工程)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3(工学), 8(工程)
欢迎联系使用独立开发的下列道桥设计软件: (liwo@dlut.edu.cn) [1] 集成化道路工程CAD软件(ROAD2008); [2] 集成化桥梁工程CAD软件(IBCAD2008)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5-7
李玉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玉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