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宇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所在院系:运动科学学院
所在地区:上海
所在城市:上海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23734.html
刘宇老师介绍
刘宇
性 别

职称、职务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59.9
院系
运动科学学院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
021-51253242
主要研
究方向
神经动作控制的生物力学机理,体育工程
简 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物力学博士 ( 1993 ) ;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副院长兼运动技能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体育学院 — 同济大学体育工程联合研究基地主任,国际生物力学学会 (ISB) 会员、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 (ISBS) 会员、曾被选为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Sport, and Dance ICHPER-SD) 运动生物力学委员会执委 (2002-2004) ;德国明斯特大学( Muenster University )客座研究( 1998 )。 1982 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基础理论系运动生物力学专业; 1982 年 —1987 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并参与中国国家田径队、划船队、举重队等的攻关课题工作,获国家体委体育科研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1987 年获德国学术交流总署( DAAD )奖学金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3 年初毕业后,随即进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从事 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 年至 2005 年受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任副 教授、教授,期间并担任台湾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主要为运动控制与协调的生物力学、神经肌肉系统动力学与运动器材研发等。 1996 年 作为 课题负责人 承 担国际奥委会 (IOC) 亚特兰大奥运会研究 课题 ,曾九次作为主持人承担台湾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并于 1998-2000 年获该基金会甲等研究成果奖励,获得台湾体育主管单位资助两项。 1999 年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在第 17 届国际生物力学大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XVIIth Congress) 上获得最佳亚州论文奖。 2006 年 起 任上海体育学院 特聘教授 ,获推荐为上海市首批百名领军人才称号和专项资金资助 ,近一年来所承担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以及美国 NIKE 总公司研究计划等大型研究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
? Lin, J . -D . , LIU, Y. , Lin, J-C, Tsai, F-J ., & Chao, C-Y . (2007) T 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etch amplitudes on EMG activity during drop jump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SCI). (Accepted).
Liu, Y., Peng, C.-H., Wei, S.-H., Chi, R.-J., Tsai, F.-J., & Chen, J.-Y. (2006) Active Leg Stiffness and Energy Stored in the Muscles during Maximal Counter-Movement Jump in the Aged.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16 (SCI). 342-351.
Y. Liu, I.-F. Lee, J.-Y. Chen (2006). The energy stored in the muscles during maximal counter movement jump in the aged.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SCI) Vol. 39, 193.
T.-W. Lu, S.-M. Shih, Y. Liu (2006).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ree-dimensional lower limb joint moments during vertical jump from measured ground reaction forced.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SCI) Vol. 39, 193.
Huang, Y. C., Huang, W. J., Tsai, F. J., & Liu, Y. (2005). Neuromechanical Strategy in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 during Downward Stepping. Journal of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 5(2), 261-265.
Liu, Y. , Shih, S.M. & Guo, P.C. (2005). Neural network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joint torque from ground reaction force during Counter-movement Jump and Squat Jump. In Wang, Q. (Ed.), Proceedings of XXIII International Sys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 573-576.
Tsai, F.-J., Liu, Y. , Chen, S.H. & Huang, W.J. (2002). The Biomecha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namic load and EMG activities during weighted plyometric training. Annu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 2 ( 1 ), 69-78
吴嘉祥、刘宇、黄韵静、陈嘉远( 2003 )。超级马拉松跑步动作机械能利用率之生物力学研究。 大专体育学刊第五卷第二期 35-44 。
Liu, Y. (1993). Kinematik, Dynamik und Simulatiom des Leichtathletischen Sprints . Frankfurtam Main: Verlag P. Lang.
刘宇 人体多关节运动肌肉控制功能的生物力学分析 。 1999 年 台北 :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刘宇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宇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