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行鸿彦
4.9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28970.html
行鸿彦老师介绍
行鸿彦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62年8月23日
籍 贯:山西新绛
民 族:汉
政治面貌:党员
最高学历:博士
职 称:教授/博导
通讯地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 编:210044
电 话:-
E-mail: shanxi_xing@163.com;xinghy@nuist.edu.cn
一、 简历
行鸿彦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带头人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校教学名师,2006年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1)。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过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六项省基金课题和二个横向课题,5项学校教改项目。
2006年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资助对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与海洋仪器分会理事,《通信学报》特聘审稿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兼职教授。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山西省赛区评审专家,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江苏省赛区评审专家;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2007年江苏省科技厅工业评审咨询专家。主持建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并被评为省示范中心建设点,在财政部共建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
近年来,先后在《物理学报》、《声学学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等国家级权威刊物、国际会议、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26篇,其中:其中:SCI源期刊1篇,EI收录2篇,ISTP收录3篇。主编出版教材一部,主审教材一部。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声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基于小波变换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被引用十余次。
二、 研究方向
微弱信号的检测与处理。
非平稳信号的小波与时频分析。
基于超声波的远距离无损检测与控制。
生物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
多模式兰姆波可变时延估计算法研究和兰姆波频散特性研究。
智能化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研究和设计等。
三、 学历与工作经历
学历情况:
1979.9-1983.7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7.9-1990.7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质电子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8.3-2003.1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3.7-1987.9太原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0.7-1998.3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5.11-2002.8副教授。
2002.9-至今教授。
2003.1-2003.12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4.1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4.6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
2006.9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
2007.5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四、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1、超声多模式兰姆波复合薄板频散机理研究与参量时延估计;山西省自然基金。主持人。
2、多模式兰姆波的可变时延估计;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主持人。
3、基于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及其自适应时延估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基金资助;主持人。
4、洗手间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 企业委托横向课题;主持人
5、色选机信号采集、处理与电气控制系统;企业委托横向课题;主持人
6、心电向量投影理论研究; 山西省自然基金;第二主持人
7、小波分析在心电信号及干扰波检测处理中应用;山西省回国基金;第二主持人.
8、智能化伏安分析仪的研制; 山西省回国基金; 第二主持人。
9、模拟电路试题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一期教改项目;主持人。
10、 数字电路试题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一期教改项目;主持人。
11、 电类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二期重点教改项目;主持人。
12、 电子线路实验精品课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四期教改项目;主持人。
五、 代表性科研成果
论文:
1. 行鸿彦、徐伟;混沌背景中微弱信号检测的神经网络方法;物理学报,2007年7;vol.56, no.7; pp. 135-140。 SCI源期刊。
2. 行鸿彦,刘照泉,万明习;基于小波变换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声学学报,2002.1;Vol. 27, No.1,pp.88—93; EI检索:ID 1425598
3. 行鸿彦,刘照泉,万明习;基于线调频频散变换的多模式超声兰姆波时延估计;声学学报,2002.5;Vol. 27, No.3,pp.351--356, EI检索:ID 1406644
4. Xing Hongyan,Liu Zhaoquan,Wan Mingxi;The generalized correlation algorithm for estimation of time delay based on re-weightin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s, November, 2001, Guilin, China. pp. 830—833. ICEMI’2001, ISTP检索:IDS:BU70Y
5. Xing Hongyan;A Novel Algorithm of Time Delay Estimation for the Ultrasonic Multi-mode Lamb Waves;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s, August, 2003, Taiyuan, China. pp. 389—393. ICEMI’2003, ISTP检索:IDS: BX80T
6. Xing Hongyan ; The Time Delay Estimation for Lamb Waves Based on the adaptive Dispersion Transform;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STM/2005; pp. 4987—4991. ISTP检索:IDS Number: BCZ22
7. 行鸿彦,刘照泉,万明习;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声多模式兰姆波参量时延估计;声学学报,2001.5;Vol. 26, No.3,pp.239—246.
8. 行鸿彦,王素品,景彦君;基于非门电路的高增益交流放大器理论研究与应用;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2.3;Vol. 16, No.1, pp.54—59.
9. Xing Hongyan,Di Jizheng,Wan Mingxi;Relation between convolution, correlation algorithm and wavelet transform;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2000.12,Vol.14, No.4,pp.23—29,
10. 行鸿彦,赵守国,邸继征,刘照泉,万明习;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的自适应实现形式;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1.11;Vol. 15, No.6;pp. 47—50.
教材:
1、张亮,冯龙芝,行鸿彦;固体器件及其应用;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3。
2、刘建成,严婕编著;行鸿彦 主审;电子技术实验与设计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3
六、 获奖情况
1、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2006年江苏省本科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指导教师。
3、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名师。
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1)
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2005、2005-2006学年度优秀教学二等奖。
7、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指导教师。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先进个人。
行鸿彦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资源
  • 行鸿彦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行鸿彦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行鸿彦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