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魏毓棠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园艺学院
所在地区:辽宁
所在城市:沈阳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47757.html
魏毓棠老师介绍
魏毓棠,男,满族,1935年11月生,辽宁省盖县人。1960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果蔬专业,中共党员。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在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蔬菜育种学、果树育种学、蔬菜研究法、高级蔬菜育种学、高级蔬菜学等多门课程。曾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先后主编了《蔬菜育种技术》,参编了《蔬菜育种学》、《蔬菜研究法》、《蔬菜种质资源概论》、《现代蔬菜育种学》,主审了《蔬菜育种各论》等国家统编教材。发表了《大白菜雄性不育遗传探讨》、《大白菜抗白斑病遗传规律》、《大白菜抗芜青花叶病毒(Ln-1)分离物遗传规律研究》、《加入WTO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与对策》等论文20多篇。
60年代参加了番茄杂交育种工作,并育成了“沈农2号”、“沈农3号”。“沈农4号”等番茄品种;还进行了豌豆不同品种、类型间杂交与选种工作,进一步验证了孟德尔遗传规律,扩展了性状研究内容;选育出了“法诺蒙”、“早碧”、“矮生大粒”和“阿拉斯加”4个豌豆品种,其中“法诺蒙”现在仍在应用。还进行了黄瓜与丝瓜的远缘杂交,番茄与龙葵的远缘杂交等工作。另外,在引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菜豆中选育出了“小刀豆”等2个品种;从南瓜品种中选出了“黄狼”“太谷”和“墩子”等3个品种。
70?80年代,在谭其猛老师的主持下,与他人合作育成了“青帮河头”。“小青口”、“六十天还家”、“青麻叶”等4个品种和大白菜若干系统与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油六X早皇白、AB/403X连丰等优良组合,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选育出的“沈农青丰”、“沈农TR2I”等大白菜品种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筛选出的Bp197、Bp21、Bpll2大白菜TUMV抗源,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了大红萝卜、水萝卜等具有100%雄性不育株率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试配的优良组合正在示范推广。
在指导硕士、博士期间,于90年代完成了大白菜核质型雄性不育系遗传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抑制基因型”和“复等位基因型”的遗传模式,育成了既有100%雄性不育株率的核质型不育系INA、2NA等。并成功地完成了MS基因在Brassica Camperstris L.种内的转移,育成了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菜心等变种的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在近代生物学技术方面,己经成功地将抗虫基因(Bt)和抗菌肽基因转移到大白菜品种中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现在进行追踪研究。在辣椒核质型雄性不育系选育方面,已育成了具有100%雄性不育株率的不育系2个;正试配一代杂种;在保护地专用番茄和黄瓜育种方面,已初步摸清耐亚低温和弱光照的遗传规律,育成的2个番茄品种和4个黄瓜品种正在示范推广;摸清了大白菜腌渍过程中亚硝酸盐的降解规律,筛洗出2个降解亚硝酸盐功能的乳酸菌株系,完成了大白菜腌渍工艺程序设计。目前,正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生在近代生物技术、育种基础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探索农业高速高效、优质和持续发展的途径。
魏毓棠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魏毓棠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