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曙华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大学
所在院系:哲学系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61100.html
李曙华老师介绍
李曙华,女,1949年4月生于杭州。1980年1月毕业于厦门水产学院(现集美大学)造船系,船体设计专业。1980至1986年,在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技校任教员,其间:1981至1982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进修1年,主修数学、物理。1986至1997年在杭州师范学院任教,其间:1989年至1991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1992年7月获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专业:科学技术哲学。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调往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研究所。2000年晋升教授,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调往南京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科学思想史,系统科学原理及其哲学问题,中西文化与科学比较研究
一、著作
1、《从系统论到混沌学》 李曙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2、书籍中的章节、论文:
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2月版
第27章 自组织理论
第28章 非线性科学 (共3万余字)
2)《新兴科学百万个为什么》(哲学类)中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年8月版
11、如何把握二十世纪的科学精神
12、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理性的新曙光
二、国内发表的主要论文
1、李曙华《老子的自然哲学与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 第5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1999第11 期 全文转载
2、李曙华《“微观哲学初探”笔谈》( 四人笔谈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 第3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1996第7期 全文转载
3、李继宗、李曙华《演化的时间与时空结构——内部时间初探》 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 第2期 《自然辩证法》(人大资料中心)1990 第4期 全文转载
4、李曙华《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 哲学研究2006年 第11期
5、李曙华《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 哲学研究2005年第 8期
6、李曙华《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与体系》 哲学研究 2002年 第 3期
7、李曙华《潜在存在与演化的新视野—— 曼德尔布罗特空集之科学价值与哲学启示 》 哲学研究 1999年 第10期 ,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1999第12期 全文转载
8、李曙华《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 教育研究 2000年 第11期,
《当代教育》(香港)2002年第3 期全文转载
9、李曙华 《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1年第1期 , 上文转载
10、李曙华《科学原创性如何可能?——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与宗教情怀》 文史哲 2006年第2期
11、李曙华《非线性科学与教育》 中外教育(香港) 中国新闻出版社 2000年 第8期
12、李曙华《演化与创造——普里戈金的科学自然观与历史观》 复旦学报 1990年第4期 《自然辩证法》(人大资料中心)1990 第12期全文转载
13、李曙华《普里戈金的演化自然观与生命时间观》 哲学动态 1990年 第11期
14、李曙华《二十世纪的科学精神及其哲学启示》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0年 第3期
15、李曙华《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 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6、李曙华《系统生成论与生成进化论》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7、李曙华《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现代重建》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年 第1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05年1期,索引) 社科研究(香港)05.5期
18、李曙华《系统科学——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4年 第2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2004 第4期全文转载
19、李曙华《非线性科学视野中的易经》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 第4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2002 第11期全文转载
20、李曙华《概率与时间之矢——自然法则的新表述》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0 第4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2001 第1期 全文转载
21、李曙华《三生万物——“3”是宇宙常数吗?》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7 第4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1997 第12期全文转载
22、李曙华《多元的统一性——混沌学的启示》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7 第1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1997 第3期 全文转载
23、李曙华《系统与内部时间》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5 第4期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资料中心) 1996 第1期全文转载
24、李曙华《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研究进路》 《新思维,新世纪》乌杰,吴启迪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7月
25、李曙华《从“以有观有”到“以无观有”》 《论衡》 第二辑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3月版
26、李继宗、李曙华《熵与经济发展新意识》 社会科学(上海) 1988 第3期
27、李曙华等《熵的奉献》 《现代世界的哲学沉思》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版
28、李曙华《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科技史》 现代与传统 1995 第1辑,总第6辑
29、李曙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初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
香港《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6月第3期 全文转载
30、李曙华《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华科学传统的基本特质》 《自然国学——21世纪将发扬光大的国学》孙关龙、宋正海主编 学苑出版社 2006年1月
31、李曙华《关于中西科学会通的几点思考》《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科技哲学(人大) 05年第三期全文转载
32、李曙华、王树人《象思维、庄子与道》(学术通信一则)
《文景》 上海 2006年 第9期
33、李曙华《回到物理学史——追寻科学原创之思》 《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4、李曙华《相对论如何可能?——爱因斯坦的永恒昭示》 《河海大学学报》2005第 3期
35.李曙华《量子力学中主客观关系的海森伯解释述评》 马列主义教学研究 1985 第 3期
36、李曙华 《通向圆融的互补》 杭州师院学报 1995 第1期
《自然辩证法》(人大资料中心)1995 第5期全文转载
37.李曙华等 《关于人的现代化》 杭州师院学报 1987 第 1期 《哲学原理》 (人大资料中心) 1987、6全文转载
38.李曙华等《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一点思考》 杭州师院学报1986 第 3期
39、李曙华《信息时代科学教育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辑)2002、4月
40、李曙华《ISC理论基础与实践》(访谈) 教育信息技术2006年 第6期
41、李曙华 《从洪荒起步》 世纪中国 (网刊) 2000年10月30日
42、李曙华::《生成论与“还元论”——生成科学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原则》《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3、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 《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1期 07年11月10日
44、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 《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12期 07年12月10日
三、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创新研究
2003年12月-2005年12月 主持,已结题。
2、华南师大211课题立项:从系统论到混沌学,2002年,独立完成。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之子课题:“系统科学与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
研究,2002-2004年,主持子课题,已完成。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对社科研究方法的贡献1992—1995年,成员之一(与复旦大学哲学系合作),已完成。
5、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史教育对于科教兴国的作用和意义 1995-1996年,独立完成。
6、校科研基金项目:现代科学的自然观 1996—1997年,独立完成。
四、教学情况
1、2005-2007年在南大哲学系主要开设以下课程:
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 (博士生课程,向硕士生开放)
系统科学及其哲学问题 (博士生课程,向硕士生开放)
(系统科学包括系统三论,自组织理论,分形,混沌,复杂网络研究等)
科学思想史研究 (硕士生课程)
中国科学史研究 (硕士生课程)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全校理科博士生公共课)
2、目前指导学生:
硕士生2人,博士生3人,博士后1人,留学生1人。
 
五、学术交流
1、2002年9月,应邀参加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举办的国际教育研讨会
顺访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及东亚科学史图书馆,为期20天。
李曙华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李曙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曙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