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吴昌林
5.3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70771.html
吴昌林老师介绍
1951年8 月出生,1980年毕业于武汉市机械职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0年9月~1983年7月在华中工学院机一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85年1月~1988年10月赴日本广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1988年9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机一系任讲师。1989年10月~1992年3月在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出站后被评为副教授。于 1990年2月~1991年4月赴日本,在丰国工业株式会社进行合作研究。1998年6月评为教授。现任机械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一直从事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的研究;机械传动装置热态与动态设计的研究,计算机控制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从事机械传动装置热系统分析的热网络方法,汽车齿轮动态,热态设计及三维修形的研究;土工膜损伤现场检测,水工模型自动控制与检测的研究;以及多作用容积式机器的开发研究等。
研究、开发、教学工作业绩:
1. 科学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教委项目“齿轮传动装置效率评估方法的研究”;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工况齿轮啮合物理模型的建模研究”;日本丰国工业株式会社:“低温下机械传动装置效率的研究”;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汽车变速器齿轮啮合三维齿廓修形系统”等项目。首次提出分析机械传动装置热态过程的“热系统法”,并用于工程实际。
承担并完成了长江科学院“土工膜破损现场检测”、“水工模型自动化技术研究”等近10项技术研究项目。涉及检测技术,水工传感器,自动控制与检测等方面内容,均为长江口潮汐模拟,三峡坝下游上荆江水工设施以及南水北调等多项工程模型的自动化技术研究。
参与主持并完成了三江航天集团某项目的研究,参加并完成了郑州黄河分选设备厂“煤矸石自动分选机”研制。曾获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三项基金资助。
2. 开发研究
开发出“齿条式闸门启闭机”,其效率较高,可替代传统的螺杆式启闭机。已向国内二家生产厂推广。获实用新型专利“磁性吸付表面固定热电偶”。为一种用于温度测量的新型热电偶。专利号:95208296.9。专利技术“多作用容积式机器”已公开。(公开号:CN1133399N)可用这项技术设计制造体积小,重量轻的泵,空压机类产品,并已完成了几种样机。
3. 教改研究
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类面向21世纪教改研究中心副主任,参与主持机械类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基地建设。从事了国外教材研究,改革教材的编写,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策划,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国家“九五”攻关重点项目:“机械设计CAI系列软件”(九校共同承担)总项目第二负责人。
4. 教学工作
多年来,从事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设计,机械设计等本科生课程的有关教学工作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讲授研究生课程:机械振动学。为省级优秀课程(机械设计)负责人。指导硕士生5名,协助指导博士生3名。
5. 论著
在《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JSME》、《机械设计》、《中国机械工程》、《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以及荐机械工程学会特等、一等、三等奖多项。在《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中刊载的论文有二篇被该学会推荐向海外公开发表。
参编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教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一)主编教材《机械CAD基础》(高教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二)主编教材《机械设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拟于1999年1月出版)。
6. 社会兼职
中南地区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设计教研会理事长。
其它:外语能力:很强的日语口译,笔译能力。
 
通讯地址:机械设计与汽车工程系
联系电话:
E-mail:aaaa3554@public.wh.hb.cn
吴昌林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吴昌林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吴昌林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