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何业东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3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71572.html
何业东老师介绍
何业东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0年6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所在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联系电话 010-62332715 E-mail htgroup@mater.ustb.edu.cn
研究方向 1、材料表面化学
2、材料表面技术
毕业院校信息:
198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主任和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历任材料学院副院长、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等职。于198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做博士后,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访问教授。学术兼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高温腐蚀与防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报》、《稀有金属》、《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和《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编委。主要从事材料表面化学、表面技术的研究。已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国内外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发明专利11项,待批发明专利4项。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被授予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在合金高温腐蚀热力学方面,提出采用氧化物单位体积生成自由能判断合金的选择氧化的观点,计算出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的标准单位体积生成自由能图。
在合金高温腐蚀动力学方面,针对经典Wagner高温合金氧化理论中存在的逻辑矛盾,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合金的氧化是一个由外氧化向内氧化转变的过程,提出合金由外氧化向内氧化转变的理论模型。发现表面微晶化与弥散氧化物或活性元素对促进合金选择氧化存在协同作用,提出相应机理。发现微晶合金的高温氧化遵从四次方氧化动力学,提出理论模型并推导出其动力学公式。发明固体电化学法测试金属氧化动力学和获得超低氧分压的装置。
发明和发展了多种表面技术,并对其制备原理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机械研磨反应烧结技术,可以在400~600℃快速获得纳米铝化物涂层和弥散稀土氧化物的ODS铝化物涂层, Ti化物纳米复合涂层;2)电化学沉积-热解烧制氧化物薄膜技术,获得数十种陶瓷涂层和微叠层;3)高能脉冲沉积涂层技术,获得多种纳米-微米晶涂层和弥散纳米稀土氧化物的ODS涂层;4)等离子电解技术,在水溶液中获得多种厚陶瓷涂层、纳米碳粉、纳米碳花、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管和类金刚石薄膜;5)发明热压滤法和在超重力场中制备纳米和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方法,可以获得结构、成分和厚度可控的纳米陶瓷涂层,以及纳米/微米、陶瓷纤维增强等各种复合陶瓷涂层;6)发明机械研磨镀新技术,使镁合金等抗蚀、耐磨性能显著提高。7)发明微弧氧化和阳极氧化的新型后处理技术,显著提高抗蚀性能;8)研制成功换热器整体渗锌技术,在石化工业获得应用;9)研制成功多种高比容铝电解电容铝箔的腐蚀与化成技术,在工业中获得应用。
何业东老师教学评价(3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0/9/9 0:14:40

讲课认真授课方法独具一格

举报cucdc网友 2008/7/30 5:58:01

有帮助

举报cucdc网友 2008/6/27 22:21:34

敬业,认真,人品正派。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何业东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