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秀菊
5.3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暨南大学
所在院系:理工学院
所在地区:广东
所在城市:广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76320.html
张秀菊老师介绍
性别: 女
党派:中共党员
职称:副研究员 硕导
学位: 博士
简介:
研究方向:
功能高分子材料
学习经历:
1992.9-1996.7 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7-2003.11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工作
2003.12-2005.1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光电所博士后
2006.1- 暨南大学材料系工作
主要论文:
1. High-efficiency Blue-Emitting Electrophosphorescent Device in polymer hos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88:051116
2. Synthesis of a red electrophosphorescent heteroleptic iridium compl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fficient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Thin Solid Films. 2007
3. Efficient polymer white-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 phosphorescent dopant, Semicond. Sci. Technol. 2006, 21 (10): 1373–1376
4. New iridium complex as high-efficiency red phosphorescent emitter in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6, 16 (3): 1281-1286
5. The influence of silicon-containing acrylate as active dilu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UV-cuted epoxydiacrylate film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4, (40): 609-613
6.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UV-curable acrylat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on. Polimery.2004, 49(3): 168-172
7. Structural effect on thermal cure and property of naphthalene-based epoxie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4, 205(11): 1559-1568
8. 新型蓝绿色磷光二(1-苯基吡唑)铱(吡啶三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发光学报,2007, 28(1): 44-48
9. 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化学进展,2006,18(7-8):870-882
10.PTT/PP-g-GMA/纳米SiO2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塑料, 2007,36(4):22-26
11. 镧配合物对等规聚丙烯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2):1431-1435
12. 原位FTIR光谱法研究联萘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12):2377-2380
13. 一种新型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中国塑料.2004,18(8):74-77
14. 以两种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铕-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3):64-67
15. 氟原子对含铕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荧光性能的影响,化学通报,2003,66:W098
16. 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塑料,2002,16(5):16-20
17. Eu3+-邻菲罗啉-苯甲酸-丙烯酸络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15(4):395-399
18. 聚丙烯中新型阻燃剂的综合解析,质谱学报,2002,23(4):230-233
19.稀土偶联剂REC对PP/云母体系性能的影响,塑料工业,2003,31(1):36-43
20.PP-g-MAEu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中国稀土学报,2002,20:30-32
21. 水溶性硅油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丙烯酸聚合反应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5):26-29
承担课题:
1.2003-2004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032550)?熔体接枝制备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2.2004-2005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应用于有机电致发白光器件的发蓝光树枝物的设计与合成。(项目编号为324E5041320)
3.2000-2002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过三个中科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基金课题,分别为:红外光谱在聚醚衍生物研究生产中的应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无机粒子增韧聚烯烃的老化性能和用红外光谱法鉴定脂肪族稀土盐的结构及其在聚合物中的稳定作用。
4.1997-1999年作为主要工作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高分子化学反应试探。(项目编号为29674035)
5.2003-2004年作为主要工作成员参加国家“863”计划?新型高效多功能稀土助剂及相关高性能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编号为2003AA324010)
6.2003-2005年作为主要工作成员参加国家“973”计划?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为2002CB613403)
7.2006-2008年作为主要工作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支化电磷光共轭聚合物的研究。(项目编号为20574021)
所授课程:
材料科学进展、材料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张秀菊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秀菊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