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江志红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大气科学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06175.html
江志红老师介绍
江志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主要从事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诊断、短期气候预测及气候资源评估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二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本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第二届“学笃风正”优秀论文奖。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7年入选江苏省教委“333”人才工程培养人选,中国气象局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001年入选江苏省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现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已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多篇被SCI收录论文,著作1部。
一、学历
1980.9-1984.7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学习,
1984.9-1987.7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习,
1997.9-2000.6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博士研究生学习
2001.6-2002.6年在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一年。
二、工作经历
1987年7月入南京气象学院气候教研室任教。
2001年6月被聘为教授,博导
2002年11月任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副主任。
2006年8月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6年11月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
三、主要学术论文
1.Z.Jiang (江志红), S.Yang, J.He, J.LI, J.Liang, 2008.Interdecadel variations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northward propagation and influence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 China,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DOI 10.1007/s00703-008-0298-3
2. 江志红 张霞 王冀,2008,IPCC-AR4模式对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地理研究,27(4),787-789.
3. 江志红,黄群,李庆祥,2008.50年中国降水序列均一性检验与订正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13(1),68-79.
4. 丁裕国,程炳言,江志红,2008,A Newly-Discovered GPD-GEV Relationship Together with Comparing Their Model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Summer,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VOL.25,NO.3,507-516.
5. 王冀,江志红,宋洁,丁裕国,2008,基于全球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指数模拟的评估,地理学报, 63(3),227-236
6. 杨金虎,江志红,王鹏祥,张小明,2008,中国西北极端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中国沙漠,28(1),178-184.
7. 李红军,江志红,刘新春,2008,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地理学报. 63(5),491-501.
8. 高建芸 张秀芝 江志红,2008, 游立军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异常与热带气旋活动,海洋学报(中文版), 30(3),35-47.
9. 李庆祥 江志红 黄群 游泳.2008.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与订正试验,应用气象学报, 19(2),219-226.
10.王越,江志红,2008.用Palmer湿润指数作西北地区东部冬小麦旱涝评估,应用气象学报,19(3),342-349.
11.杨金虎,江志红,白虎志.2008.西北区东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同太平洋SSTA的遥相关,高原气象, 27(2),331-337.
12.赵彦厂,江志红,吴息,2008.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江苏省风能评估试验,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1(1),75-82
13.杨金虎,江志红,王鹏祥,白虎志,2008.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极端降水非均匀性特征,应用气象学报, 19(1),111-115.
14.何金海,吴志伟,江志红,2007.Climate effect” of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and its influences on Meiy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2(5),671-679.
15.江志红,丁裕国,陈威霖,2007.1世纪中国极端降水事件预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3(4),201-206.
16.高建芸,江志红,游立军,张容焱2007.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应用气象学报, 18(2),211-217.
17.吕军,江志红,2007.南京和镇江最高水位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利用降水的统计分析,气象科学,(1),82-87
18.王冀,江志红,张海东,娄德君.2007,1957_2000年东北地区春季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北极涛动的关系,气候变化研究进展,3(1),41-45.
19.江志红, 何金海,李建平.2006,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地理学报,61(7),675-686
20. 吴志伟,何金海,李建平,江志红, 2006,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科学通报,51(14)
21. 何金海, 吴志伟,江志红,苗春生, 韩桂荣.2006,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对梅雨的影响,科学通报,51(23),2803-2809
22.Wu, Zhi Wei, J. P., Li, and J. H., He( 江志红), 2006: The large atmospheric singularities and summer long-cycle droughts-floods abrupt altern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 16, 2027-2034。
23.Liguang Wu,Qiang Zhang, and Zhihong Jiang,2006,Three Gorges Dam affects regional precipitation,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3SC, 33:1-4
24. 程智,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 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垂直结构及传播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3),297-305.
25. 吴志伟,江志红,何金海,2005,近50年华南梅雨、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大气科学, VOL.30,NO.3,392-401.
26.刘晓东,江志红等,2005,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351-359.
27.吴胜安,江志红,刘志雄,穆松宁,2005,中国夏季降水与太平洋SSTA年代际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热带气象学报,154-162.
28.江志红,李建平,屠其璞等2005,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ecad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Fields in the 20th Century,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Vol.29, No.2,181-196.
29.Jiang Zhihong(江志红),Zhang Qiang (张强), Tu Qi-pu (屠其璞), 2004, Differences of interdacadal oscillation between mean temperature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warming sign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Vol.10 No.1,53-68.
30.Jiang Zhihong(江志红), G.T.J.,Chen, M.C. Wu, 2003,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Spring Heavy Rain Events over Taiwan in Strong ENSO and Non-ENSO Years, Mon. Wea. Rev. 131(8), 1769-1782.
31. Chen, G. T. J., Z.H. Jiang(江志红), and M.C. Wu, 2002, Spring heavy rain events in Taiwan during warm episodes and the associated large-scale conditions, Mon. Wea. Rev.131(7), 1173-1188.
32. 江志红,屠其璞等,2003,南北半球平均温度年代际振荡的非均衡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的影响,热带气象学报, VOL.19,NO.2,122-136
33.江志红,屠其璞等,2004, 20世纪全球温度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的区域特征,大气科学,NO.7 545-558
34.江志红,李建平,屠其璞,2004, 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NO.3, 422-434.
35.江志红,屠其璞,施能,2001,多窗谱分析方法(MTM)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气象学报,Vol.59, No.4,480-490.
36.江志红,屠其璞,2001,国外有关海气系统年代际变率的机制研究,地球科学进展,VOL.16,NO.4,569-573.
37.江志红,屠其璞,施能,2000,年代际气候低频变率诊断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VOL.15,NO.3,342-347.
38.丁裕国,江志红,施能,朱艳峰.1999, 奇异交叉谱及其在气候诊断中的应用,大气科学,VOL.23, NO.1,91-100.
39.江志红,丁裕国,1999,A Generalized Canonical Mixed Regression Model for ENSO Prediction with Its Experiment,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 VOL.5,NO.2,189-108.
40.江志红,丁裕国,1999,近百年上海气候变暖过程的再认识-平均温度与最低、最高温度的对比,应用气象学报, VOL.10,NO.2,151-160.
41.江志红,丁裕国,1999,中国近50年冬夏极端气温场的年代际空间型态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应用气象学报,VOL.10,S,97-103.
42.江志红,丁裕国,屠其璞, 1999,基于PC-CCA方法的气象场资料插补试验,南气院学报, VOL.22,NO.2,141-148.
43.江志红,丁裕国,1999,用于ENSO 预测的一种广义典型混合回归模式及其预报试验,热带气象学报,VOL.15,NO.4,322-329.
44.江志红,丁裕国,屠其璞, 1999,气象场序列几种插补方案的对比试验,南气院学报, VOL.22,NO.3,352-359.
45.江志红, 丁裕国.1998,奇异谱分析的广义性及其应用特色, 气象学报, Vol.56, No.6,736-745.
46.江志红,丁裕国,宋桂英.黄淮流域夏半年旱涝概率时空分布的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8,VOL.7,NO.1,94-104.
47.丁裕国, 江志红,1998,Experiment on short-term climatic prediction to SSTA over the Nino region,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 VOL.5,NO.1
48.丁裕国, 江志红,1998,,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SA and MESA with both application, 大气科学进展A.A.S, Vol.15, No.4,541-552.
49.江志红,丁裕国,金莲姬,中国近百年气温场变化成因的统计诊断分析,应用气象学报,1997,VOL.8,NO.2,175-185.
50.江志红, 余锦华,丁裕国,一种公平技术评分方法在台风业务预报评估中的应用,热带气象学报,1996,VOL.12,NO.4,365-371.
51.丁裕国, 江志红, 1996,SVD方法在气候诊断中的普适性研究, 气象学报, VOL.54,NO.3,365-372.
52.丁裕国, 江志红, 1996,Study on canonical autoregression prediction of meterological element fields, 气象学报(英文版), VOL.10, NO.1,41-51
53.江志红,丁裕国,我国夏半年降水距平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奇异值分解,热带气象学报,1995,VOL.11,NO.2,133-141.
54.丁裕国, 江志红, 1995,非均匀站网EOFS展开的失真性及其修正, 气象学报, VOL.53, NO.2,247-253.
四、 专著
丁裕国, 江志红,气象数据时间序列的信号处理,1998.1,气象出版社
五、目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 2007-2008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情景预测研究”
2. 2008-2010年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动态区划方法研究”
3. 2007-2009年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及其预估研究”
4. 2007-2009年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子专题“中国气候系统协同观测与预测研究”
5. 2006-2007年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降水、湿度气候要素均一性检验与订正研究”专题研究
6. 2005-2007年主持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夏季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7. 2006-2008年合作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及科学区划研究”
8. 200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降尺度技术的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极端降水预测方法研究”
9. 2004-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太平洋年代际模传播对东亚夏季雨型和雨带进退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六、 主要获奖情况
1.2006年“区域气候变化诊断及其预测研究”获本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2002年“中国年代际气候变化、物理成因及其预测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3.2001年“环流与气候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 获南气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
4.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5.1999年“黄淮地区气象灾害概率模型及应用研究” 获河南省气象科技进步二等奖
6.1998年度“多元分析及短期气候异常诊断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7.1998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8.1997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
9.1997年度“我国短期气候变化及其成因研究”获南气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0.1995年度“多元分析及短期气候异常预测理论方法研究”获南气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1.1994年度“气候变化的统计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志红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1/5/9 18:00:59

江志红老师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江志红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