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陈长勋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所在院系:中药学院
所在地区:上海
所在城市:上海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29282.html
陈长勋老师介绍
197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主修药学专业。1980年1月至1982年1月赴德国科隆大学药理研究所深造。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作为高访学者先后在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医疗系以及 University of West Ontario 药理系工作。
工作概况
毕业后留校,一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中药药理学、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3月至1998年3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1995年3月至1998年1月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中药药理学科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要承担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带教,年均教学工作量约200学时。
主讲四、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各专业(中药学、中医学、医药结合、中西结合、针推等)《中药药理学》和《药理学》理论教学;主讲七年制本科《药理学(双语)》理论教学;全程参加《专业实验(二)》、《中药方剂药效学实验》的实验带教。主讲研究生《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部分承担研究生《药理学进展》、《中药药理学进展》、《科研思路与方法》。
导师工作
近5年负责指导本科毕业生10名(已毕业8名),硕士生8名(已毕业6名),博士生9名(已毕业7名)。此外,每年指导1~3名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索。
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表现和毕业后的选择都充分体现了导师在中药药理学领域中学术研究方面的吸引力和研究水平。
沈云辉,2005年博士毕业,同年留教研室任用,参加教学同时,主持和参与多项后续学术课题研究,2006年4~6月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进修生化毒理课程及相关实验。通过公派交流访问学者的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教委资助于2008年6月起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博士后访问。200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郭娟,2007年博士毕业,其学位论文获校优秀博士论文奖三等奖,同年留教研室任用。2008年10月经教研室推荐和导师联系,并获国外教授资助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暂为期一年。
杜军,2008年博士毕业,其学位论文获校优秀博士论文奖二等奖,并获同年校优秀毕业生。
顾伟梁,2004年录取为硕士生,2006年转博,学习期间获得诸类奖项:
2007-2008年度校优秀奖学金综合奖二等奖。
2007年11月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参加大会学术论文交流报告,并获得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
2009年2月参加东华三院王定一两岸四地中医药研究生论坛一举获得最佳论文奖冠军、最佳简报奖季军、内地区域大奖及全场总冠军四项奖励。
200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已报市教委待批)。
摘自《上海中医大报》第197期 2009年3月6日
编写与出版书籍
主编教材2部
①《中药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主编之一)
②《中药药理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长学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副主编教材5部
①《药理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②《中药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3月第2版
③《中药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④《中药药理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系列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本、专科及成人教育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2月第2版
⑤《中药药理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系列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副主编教学辅导1部
《中药药理学图解表》(中药学图表解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参与编写学术专著多部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一版)、(第二版)编委
教学表彰及奖励
1.《中药药理学》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2008年度)
2.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2008年度)
3.《中药药理学》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长学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1月)
科研工作
学术课题研究
历年负责或参与承担的各级纵向课题20余项。主要研究工作涉及:中药药性对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影响的研究、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抗白细胞减少研究等。近5年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及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各1项;目前在研2项,到位研究经费48万元。
1.加减玉女煎抗甲状腺机能亢进新药临床前研究
来源:上海市科委 项目编号:08DZ1972103
起止日期:2008.11—20011.10 总负责
2.中药四性对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30572379
起止日期:2006.1—2008.12 总负责
3.中药寒热不同药性对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项目编号:04DSZP30
起止日期:2004.9—2007.8 总负责
4.干姜、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及作用环节研究
来源:上海市卫生局 项目编号:2002Y002
起止日期:2003.1—2005.12 总负责
5.玄参活性部位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候选药物研究
来源:国家科技部 起止日期:2009.1-2010.12
发表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
其中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3篇。
1.Gao J P, Chen C X(陈长勋;通讯作者), Wang Y, Lü J, Gu W L. Effect of sodium houttuyfonate on myocardial hypertrophy in mice and rats.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09, 61: 677-683(SCI)
2.陈长勋 王樱 鱼腥草、炮姜、附子抗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作用的比较研究 中成药 2009,31(1):24-30
3.顾伟梁 陈长勋(通讯作者) 王樱 玄参和附子抗鼠心肌肥厚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6(4):376-380
4.顾伟梁 陈长勋(通讯作者) 玄参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组织ET-1表达的影响 中药材 2008,31(3):393-396
5.郭娟 陈长勋(通讯作者) 顾伟梁 杜军 沈云辉 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负荷大鼠左室心肌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08,33(3):284-287
研究成果奖励
“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获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为第一获奖者。
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NHE-1 inhibition reduces post-MI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even with 4 week treatment delay”获国际心脏研究学会第17届学术大会最佳论文展示奖(2001年6月,加拿大温尼伯格)。
合作课题“益母草类中药的资源、品质和其中生物碱成分的药理作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年)。
专利申请
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当前主要社会兼职
专业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名称 职务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
(Specialty Committee of TCM Pharmacology of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副会长(Vice Chairman)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
主任
上海市药理学会
常务理事
上海市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
上海市食品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
委员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2008,33(3):338-338。
专业学术期刊
《中草药》杂志
第十届编委会委员
《中国中药杂志》
第八届编委名编委
《中成药》杂志
第六届编委会编委
《肿瘤》杂志
第七届编委员会编委
《中西医结合学报》
常务编委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常务编委
国家评审机构
机构 任职
国家科技部
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审评专家库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审评专家
国家科技部
重大专项课题评审专家库专家
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陈长勋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陈长勋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陈长勋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