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张再林老师介绍
张再林,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词学,同时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1973年出生,湖南永州市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底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 2003和2006年先后被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3年被确定为广西师院第三批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推选为“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
教学上,曾主讲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研究生课程《白居易研究》、《唐宋词史》、《词学文献研究》、《词学基本理论》。曾获得学院2003年度“优秀函授教师”、“2001级本科教育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奖”以及2004-2006学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其教学论文《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科研上,勇于探索,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共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要有:
1.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04FZW002.起止日期:2004.10-2006.6;
2.宋初士风与文学风貌,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06FZW005.起止日期:2006.6-2008.10.31;
3.广西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实践与发展对策,主持,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度重大项目。
学术研究代表作:
一、学术专著:
《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以白居易、苏轼为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文汇读书周报》第1065号(2005年7月22日出版)特别推荐;《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5年9月23日)以及《宋代文学年鉴·2005年卷》刊发书评。)
二、代表论文:
1.《〈论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质疑》,《贵州文史丛刊》1998.1;
2.《炉烟袅袅——论唐宋词中的“炉”、“烟”意象》,《广西师院学报》2000.3;
3.《石孝友生卒年考》,《广西师院学报》2001.1;
4.《宋词对白居易的受容及其文化解读》,《中国韵文学刊》2001.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1全文转载);
5.《从白居易的性情看〈长恨歌〉的主旨——兼谈词体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云梦学刊》2001.5;
6.《从白居易到苏轼——唐宋文人心路历程之一瞥》,《东方丛刊》 2002.1;
7.《宋代士人的迁谪心态与迁谪词风》,《中国韵文学刊》2002.2;
8.《唐宋士人人格观念的衍变与词史流程》,《广西师院学报》2003.4;
9.《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唐都学刊》2004.1;
10.《唐宋儒家思想的衍变与词史流程》,《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
11.《个性与创新——评〈隋唐五代文学史〉》,《出版广角》2004.5;
12.《“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04.4;
1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广西师院学报》2004.4;
14.《唐宋文人对佛道思想的“实用心态”及其对词的影响》,《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5.《唐宋士人柔弱的文化心理倾向与词尚婉约》,《广西师院学报》2005.3;
16.《唐宋词的历史文化阐释论纲》,《广西大学学报》2005.6;
17.《白居易是“宋型文化”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中州学刊》2006.1(《新华文摘》2006第10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录目;《文摘报》2006年1月22日摘要转载);
18.《略论宋代游宦文人对广西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东方丛刊》2007.3,获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9.《白居易的“维摩人生”及文学史意义——以宋词对维摩诘的接受为例》,《长江学术》2007.4,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0.《论苏轼学白居易诗》,《学术论坛》2008.9.
1973年出生,湖南永州市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底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 2003和2006年先后被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3年被确定为广西师院第三批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推选为“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
教学上,曾主讲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研究生课程《白居易研究》、《唐宋词史》、《词学文献研究》、《词学基本理论》。曾获得学院2003年度“优秀函授教师”、“2001级本科教育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奖”以及2004-2006学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其教学论文《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科研上,勇于探索,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共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要有:
1.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04FZW002.起止日期:2004.10-2006.6;
2.宋初士风与文学风貌,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06FZW005.起止日期:2006.6-2008.10.31;
3.广西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实践与发展对策,主持,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度重大项目。
学术研究代表作:
一、学术专著:
《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以白居易、苏轼为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文汇读书周报》第1065号(2005年7月22日出版)特别推荐;《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5年9月23日)以及《宋代文学年鉴·2005年卷》刊发书评。)
二、代表论文:
1.《〈论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质疑》,《贵州文史丛刊》1998.1;
2.《炉烟袅袅——论唐宋词中的“炉”、“烟”意象》,《广西师院学报》2000.3;
3.《石孝友生卒年考》,《广西师院学报》2001.1;
4.《宋词对白居易的受容及其文化解读》,《中国韵文学刊》2001.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1全文转载);
5.《从白居易的性情看〈长恨歌〉的主旨——兼谈词体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云梦学刊》2001.5;
6.《从白居易到苏轼——唐宋文人心路历程之一瞥》,《东方丛刊》 2002.1;
7.《宋代士人的迁谪心态与迁谪词风》,《中国韵文学刊》2002.2;
8.《唐宋士人人格观念的衍变与词史流程》,《广西师院学报》2003.4;
9.《也谈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问题》,《唐都学刊》2004.1;
10.《唐宋儒家思想的衍变与词史流程》,《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
11.《个性与创新——评〈隋唐五代文学史〉》,《出版广角》2004.5;
12.《“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04.4;
1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广西师院学报》2004.4;
14.《唐宋文人对佛道思想的“实用心态”及其对词的影响》,《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5.《唐宋士人柔弱的文化心理倾向与词尚婉约》,《广西师院学报》2005.3;
16.《唐宋词的历史文化阐释论纲》,《广西大学学报》2005.6;
17.《白居易是“宋型文化”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中州学刊》2006.1(《新华文摘》2006第10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录目;《文摘报》2006年1月22日摘要转载);
18.《略论宋代游宦文人对广西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东方丛刊》2007.3,获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9.《白居易的“维摩人生”及文学史意义——以宋词对维摩诘的接受为例》,《长江学术》2007.4,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0.《论苏轼学白居易诗》,《学术论坛》2008.9.
张再林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