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承华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所在院系:音乐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65803.html
刘承华老师介绍
刘承华(1953.2-),男,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等,1978年10月-1982年6月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7月-2002年6月 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文教研室、哲学社会科学部艺术教研室任教,曾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等职,2000年1月起任教授,2002年6月 调入南京艺术学院,任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教授,现为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美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琴学、艺术美学,音乐美学(本、研)、古代乐论选读、古琴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艺术文化学(研)、庄子思想阐释等,主持“艺术美学”系列讲座(研)著作。
  1988年《文学概论》(合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新编美学百科词典》(副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青年文学手册》(合作)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品玩人生——中国新文学大师幽默小品精萃》(编著) 黄山书社
  1998年《中国音乐的神韵》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年《古琴艺术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年《中国音乐的神韵》(修订本)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论文
  1987年《美的形态与形式化审美机制——表现论美学大纲》西部学坛、美学
  1989年《从“味”到“趣”——元散曲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
  1990年《从本体论到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的新架构》西部学坛
  1993年《从“完形”看艺术审美与科学创造的深层联系》美育新论
  1994年《谈闻一多对〈也许〉诗的修改》青年诗人
  1994年《中国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中国音乐
  1994年《中西音乐美感特征的比较》中国音乐、音乐舞蹈研究
  1994年《中国古代乐器发展漫谈》(上、下)文史知识
  1994年《唐宋诗词中“愁”的内涵及其演变》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安徽大学学报、自然辩证法研究、新华文摘
  1995年《宋明道学对人生三大和谐的综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95年《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黄钟
  1996年《审美的感官化与文化原初功能的消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
  1996年《乐器神韵与历史氛围——对中国乐器的演进轨迹及其机制的考察》乐府新声、音乐舞蹈研究
  1996年《中西乐器的音色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乐器
  1996年《向心灵深处的开掘——对现代主义演变轨迹的一次尝试性描述》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中国艺术的“月神”精神与“玩味”思维》哲学大视野、文史杂志
  1996年《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黄钟
  1996年《从与意、味、气之关系看中国艺术中的韵》文艺研究
  1997年《素质与知识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教育与现代化
  1997年《原典阅读:培养原创力的重要途径──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谈起》教育与现代化
  1997年《远:审美空间的时间化》文史杂志
  1997年《哲学是一种胸襟》哲学大视野
  1997年《趋于意义状态与趋于生命状态──中西艺术本体状态比较》东方丛刊
  1997年《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学术界、美学
  1997年《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黄钟、音乐舞蹈研究
  1997年《中国艺术之韵的时间表现形态》文艺研究
  1997年《对现代人“身不由己”状态的揭示——钱钟书〈围城〉意蕴之辨析》文学研究
  1998年《潇洒与飘逸的极致──对绝句艺术的美学分析》东方丛刊、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8年《韵:中国艺术的灵性所在》文史杂志
  1998年《中国人的“乐”——中国哲人对“快乐”的理解》绿色美学的崛起
  1998年《人类如何才是“主体”?——传统主体观批判》绿色美学的崛起
  1998年《绿的文化意蕴》绿色美学的崛起
  1998年《“道中庸”而“致中和”──对郭因美学思想的理论轴心的诠释》安徽大学学报
  1999年《艺术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层面》教育与现代化
  1999年《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黄钟
  1999年《古琴韵味辨微》中国音乐
  1999年《古琴的审美意蕴》七弦琴音乐艺术
  1999年《园林城市的文脉营构》中国园林
  1999年《以文化激活音乐──音乐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层面》人民音乐、音乐舞蹈研究
  2000年《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东方丛刊
  2000年《古琴演奏之道》音乐与表演
  2000年《古琴表现力抉微》中国音乐学
  2000年《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特性》教育与现代化
  2001年《古琴发展问题剔微》中国音乐
  2001年《走向阐释学的音乐美学》黄钟、音乐舞蹈研究
  2001年《古琴美学的历时性架构》黄钟
  2001年《也谈音乐与文化——答胡自强先生》乐府新声
  2001年《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看音乐的中西关系》人民音乐
  2001年《园林城市的文化定位》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1年《庄子哲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从“庄子阐释”课引发的思考》教育与现代化
  2002年《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
  2003年《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感”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乐府新声
  2003年《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
  2003年《古琴的含蓄美及其人格内涵》艺术探索
  2003年《古琴四美》教育文汇
  2003年《文人琴与艺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东方丛刊
  2003年《从学科结构看当前的音乐文化研究》音乐与表演
  2003年《不丽而妙者,韵也——中国艺术的审美品格》教育文汇
  2003年《古琴音乐的发展手法及其特点》音乐研究
  2003年《古琴神秘性探源》中国音乐
  2004年《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取向》(合作) 社会科学战线
  2004年《<谿山琴况>结构新论》音乐与表演
  2004年《南宋浙派对后世琴派的影响及其脉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音乐文化学学科化的理由与意义》乐府新声
  2004年《音乐“意境”的空间营造》中华艺术论丛
  2004年《古琴年代的鉴别》(9-12期连载) 乐器
  2005年《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演变——对古琴两大传统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音乐
课题信息
  2000年《庄子哲学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
  2000年《古琴艺术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研究课题
  2000年《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教学研究课题
  2002年《当代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指导性计划项目
2004年《江苏地区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 江苏省社科规划课题
教学获奖
  1993年 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
  1997年 中国科技大学跨世纪优秀年轻人才奖
  2001年《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科研获奖
  1995年《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 获全国首届“远航杯”民族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1998年《中国艺术之“韵”的时间表现形态》 获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年《中国音乐的神韵》(初版) 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年《古琴艺术论》获江苏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承华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刘承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承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