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邵光辉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72387.html
邵光辉老师介绍
邵光辉, 男,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 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软土工程、深开挖工程研究。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本科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教研项目5项。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交通部公路与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江苏省地震学会会员,南京交通学会会员。
分管学院科研、实验室、继续教育工作。
教学科研成果:
1、 1999年南京林业大学首届上好一堂课竞赛三等奖
2、 1999年 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师”
3、 2002年《土质学与土力学》获第五批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优秀奖(排名第一)
4、 2002 年《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获南京林业大学一类优秀课程奖(排名第二)
5、 2002年《土质学与土力学》课件获南京林业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6、 2002年《土质学与土力学》课件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竞赛“好课件奖” (排名第一)
7、 2003年 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师
8、 2005年 南京林业大学“十五”人才工程学术骨干培养对象
9、 2004年 《工程地质》课件获南京林业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10、2004年《工程地质》课件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竞赛三等奖(排名第一)
11、2007年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获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九)
12、2007年“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13、2007年 南京林业大学自制仪器设备评比二等奖(排名第三)
14、2008年《土力学》课件获南京林业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优秀奖(排名第一)
15、2008年《土力学》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二)
16、2008年 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师
主要教学工作:
承担《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等本科课程和《地基处理新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
发表的主要论文:
1、复合双曲线法预测公路沉降探讨.林业建设,2001,6,第一作者
2、滨海相软土地基路堤沉降规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1,6第二作者
3、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1,6(EI收录)第三作者
4、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计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第三作者
5、沉降预测中Asaoka方法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关系探讨.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10、第一作者
6、粉土及其稳定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05,12 (EI收录EI:06089715445)第三作者
7、稳定粉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5,6,第三作者
8、BP神经网络确定软土路基沉降系数的方法.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增,第一作者
9、堆载预压下的软土地基变形对路堤内应力的影响研究. 2005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第一作者
10、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中国教育导刊,2006,20,第一作者
11、连云港海相粘土的沉积化学及其对土基本性质的影响.工程地质学报,2006,14(Suppl)第一作者
12、Properties of Liangyungang marine clay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omparing with Ariake clay.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wland Technology. (Saga, Japan)2006第一作者
13、海相黏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标与离子化学特性的关系.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0)(EI收录,EI:074710936871)第一作者
14、非线性规划法预测高速公路路基沉降. 路基工程,2007,135(6),第一作者
15、含盐与酸碱条件下水泥土的强度特性.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6),第一作者
16、确定软土路基沉降系数的ANN模型.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4),第一作者
17、土力学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中国教育导刊,2007,21,第一作者
18、谈“土力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开拓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环境与安全类教学与研究.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第二作者
19、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科技与企业.2007,12,第二作者
20、基于海相粘土沉积化学特性的RCPT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EI收录)第六作者
21、基于电阻率静力触探的海相黏土成因特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29(4)(EI收录)第三作者
22、海相结构软土的次固结研究. 岩土力学,2008,29(8)(EI收录)第一作者
出版教材专著: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主编
2、《土力学》. 杨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参编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25-85427762
E-MAIL:gh_shao@njfu.com.cn, gh_shao@njfu.edu.cn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院 (210037 )
邵光辉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cucdc网友 2008/10/31 17:04:21

这是本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个人感觉其重要性胜过某些专业课,对于以后继续深造或从事土木行业工作都经常用到相关理论。邵老师授的本课程很好,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要求严格,当然其为人也是没说的。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邵光辉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