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贺为才
5.7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安徽大学
所在院系:其他院系
所在地区:安徽
所在城市:合肥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306284.html
贺为才老师介绍
贺为才,男,1964年生。198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91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硕士,2003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曾从事高教研究及电化教育、网络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开设《古建筑鉴赏》、《徽州建筑艺术》等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论文。现为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中心建筑遗产及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室主任。根据中心的工作部署,结合个人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徽州建筑遗产研究、徽州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及其与当代经济社会接轨的现实价值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理论研究方面:
立足徽州,放眼全国,坚持历史辩证法,注重田野考察,融汇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梳理和总结徽州先民的建筑智慧,发掘其现代价值。主要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诸如徽州风水文化、徽州先民居住行为、审美情趣、建筑习俗、城镇村落选址、布局、村居规划经验、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哲理、防洪御灾等)、营造技艺(诸如徽州古建筑测绘、民居祠宇亭阁的结构技巧、室内外建筑装饰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徽州建筑文化的演进转型及区域文化比较诸方面的考察研究,多视角地展示徽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实城镇规划营建理论,尤其为山地城镇规划、历史文化村镇及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实际应用方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从徽文化中萃取营养。学术研究的生命力源自现实生活的需求。一方面,以徽文化研究的诸多成果丰富当代建筑设计理论、城镇规划理论,为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寻求对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景区景点景观的旅游规划、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园林设计及社区环境与房产楼盘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徽文化的研究,增强徽文化的魅力。
主要科研工作:
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基地重大项目“徽州文化遗存调查与研究”(已结题)、“徽州村落研究与开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城市水系营造及历史经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徽州古村落的人文观察”(已结项)、“徽州宗族组织及古村落嬗变”;并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大型规划项目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的申报文本规划等。
部分相关成果:
试论古代徽州造宅观.《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关怀.《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1年7月17日.
中国传统建筑的儒学内涵.《中华儒学》第一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
徽州古村落旅游遭遇尴尬.《中国旅游报》2002年1月9日.
画?诗?思——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境界.《中国发展》2003年第3期.
徽州古村落的审美意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寻找徽州古民居的“门道”.《中国文化报》2004年2月26日.
徽州古村落水系克火机理研究.《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8月.【该文获2004年“全国古建筑与消防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续文脉?护生态?收旅游之利——江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2004年8月.
徽州古村落的文化人类学价值.《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9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一代造园宗师计成.载于专著《中国园林人物》.三秦出版社,2004年10月.【该书获200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从徽商兴衰谈科学发展观.《安徽日报》理论版,2004年10月15日.
区域经济发展的史鉴:徽州与徽商.《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年10月23日.
徽州村落民居门楼的审美意蕴.《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导游“智慧”.《新安晚报》,2005年6月6日.
徽州先民的亲水情结与理水技艺.《水利发展研究》,2006年第6期.
贺为才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贺为才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