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潘道东老师介绍
潘道东,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台州市,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副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侨联理事,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及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
1983.9-1987.7 浙江农大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7.8-1990.7 东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4.9-1996.9 南京农大在职博士生; 1996-1998 日本宫崎大学留学; 1998.8获博士学位; 1990.8-1999.8 南京农大食品科技学院讲师、副教授;2002-2003 日本东京大学特别研究员; 1999.9-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乳制品加工新技术;食源性功能因子;乳酸菌蛋白酶;益生菌的筛选;禽肉加工新技术。
近五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1、新型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新产品开发,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2008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3、新型发酵剂及其发酵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
4、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2006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
5、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2005通过江苏科技厅鉴定,排名第1。
6、禽肉制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通过江苏科技厅鉴定,排名第2。
7、转让科研成果3项,在Food Chemistry、J. of Food Science 、营养学报、食品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
近五年来科研项目:
1、乳源性功能肽的生物制备技术及其构效关系研究(2007AA10Z32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2007.5-2010.10;
2、益生菌定向筛选与功能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07AA10Z35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2007.5-2010.10;
3、功能性奶醋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7B09)子项目,2006.10-2010.12,主持。
4、特色乳制品开发与ESL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2)子项目, 2006.10-2010.12,主持。
5、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抗ACE效应酶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1-2008.12(30571311),主持;
6、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抗ACE效应酶调控机理研究,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05.8-2007.8(BK2005137),主持,;
7、功能性乳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B06-11),2006.9-2008.8,主持;
8、氨基肽酶在风鹅制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5.11-2007.10,主持。
9、富含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之中式风味干酪的研制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184080H1020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基金,2006.9-2008.8,主持;
10、高品质、货架期长的牛奶生产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江苏省科技厅“十一五”攻关项目(BE2006325) 子项目,2006.9-2009.8,主持;
11、瑞士乳杆菌蛋白酶分离纯化研究,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KLDS2006-10A),2006-2008,主持
12、免疫乳中功能因子研究,南师大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基金,2006-2008,主持。
13、新型乳制品开发技术研究,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 2002.10-2005.12(2002BA5182),主持;
14、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江苏省科技厅“十五”重大攻关项目2002.10-2005.12(BE2002302),技术主持,。
通信地址:210097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025-83598286、83598771;daodongpan@163.com, pandaodong@njnu.edu.cn.
1983.9-1987.7 浙江农大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7.8-1990.7 东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4.9-1996.9 南京农大在职博士生; 1996-1998 日本宫崎大学留学; 1998.8获博士学位; 1990.8-1999.8 南京农大食品科技学院讲师、副教授;2002-2003 日本东京大学特别研究员; 1999.9-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教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乳制品加工新技术;食源性功能因子;乳酸菌蛋白酶;益生菌的筛选;禽肉加工新技术。
近五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1、新型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新产品开发,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2008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3、新型发酵剂及其发酵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
4、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2006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
5、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2005通过江苏科技厅鉴定,排名第1。
6、禽肉制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通过江苏科技厅鉴定,排名第2。
7、转让科研成果3项,在Food Chemistry、J. of Food Science 、营养学报、食品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
近五年来科研项目:
1、乳源性功能肽的生物制备技术及其构效关系研究(2007AA10Z32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2007.5-2010.10;
2、益生菌定向筛选与功能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07AA10Z35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2007.5-2010.10;
3、功能性奶醋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7B09)子项目,2006.10-2010.12,主持。
4、特色乳制品开发与ESL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2)子项目, 2006.10-2010.12,主持。
5、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抗ACE效应酶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1-2008.12(30571311),主持;
6、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抗ACE效应酶调控机理研究,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05.8-2007.8(BK2005137),主持,;
7、功能性乳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B06-11),2006.9-2008.8,主持;
8、氨基肽酶在风鹅制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005.11-2007.10,主持。
9、富含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之中式风味干酪的研制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184080H1020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基金,2006.9-2008.8,主持;
10、高品质、货架期长的牛奶生产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江苏省科技厅“十一五”攻关项目(BE2006325) 子项目,2006.9-2009.8,主持;
11、瑞士乳杆菌蛋白酶分离纯化研究,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KLDS2006-10A),2006-2008,主持
12、免疫乳中功能因子研究,南师大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基金,2006-2008,主持。
13、新型乳制品开发技术研究,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 2002.10-2005.12(2002BA5182),主持;
14、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江苏省科技厅“十五”重大攻关项目2002.10-2005.12(BE2002302),技术主持,。
通信地址:210097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025-83598286、83598771;daodongpan@163.com, pandaodong@njnu.edu.cn.
潘道东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资源
- 潘道东老师课程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