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汪越胜
7.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2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312924.html
汪越胜老师介绍
汪越胜
出生年月:1965年4月30日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本科),哈工大(博士)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职务:系所主任
职称:教授
办公电话:51688417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
电子邮件:yswang@bjtu.edu.cn
个人简历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1988年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本科毕业,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出站并被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所聘为副教授。1998年被聘为教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担任所长,2002年被聘为学校一级岗特聘教授,2004-2008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市精品课《工程力学》负责人。曾先后访问德国达姆斯达特技术大学、锡根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
长期从事弹性波和断裂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和B类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10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收录和引用。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首都5.1劳动奖章、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等,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力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至2009年2月)
研究领域
新型功能/智能材料与结构,复合材料,弹性波动力学,断裂力学,细观力学,计算力学
科研项目
I.主持
*.梯度材料涂层结构的热弹性接触及滑动失稳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9.1-11.12
*.声子功能材料的分析模型及数值模拟,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08.1-09.12.
*.金属材料性能退化的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08.1-10.12
*.声带隙材料和结构的波动力学特性分析及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1-10.12
*.功能梯度材料的接触力学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6.1-08.12
*.摩擦滑移界面波及其引起的界面失稳滑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025211),01.1-04.12
*.材料和结构性能退化的监测预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0228204),03.1-05.12
*.功能梯度材料热力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动力学行为,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20020004005),03.1-05.12
*.基于位错的断裂动力学微细观分析,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01.1-03.12
*.单侧摩擦约束夹杂物的弹性波非线性散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01),99.1-01.12
*.动载下裂尖的位错发射及对裂纹开裂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602001),97.1-99.12
II.参加(略)
论文及著作
在以下若干方面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00余篇,翻译《材料力学》教材1部:
1.弹性波散射及应用
2.弹性波带隙材料及结构的波传播
3.摩擦接触界面的弹性波非线性传输特性
4.液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
5.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
6.功能梯度材料的断裂力学、接触力学及微动分析
7.动态断裂力学及裂尖变形的微观分析
指导研究生情况
I.毕业博士生
1.冯仰德(1998-2001)研究题目:单侧摩擦接触埋置结构与波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边界元数值分析
(中科院计算数学和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做博士后;出站后在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心工作)
2.黄干云(2000-2003)研究题目:功能梯度材料的新分层模型及其在断裂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2002年获校优秀研究生智谨奖学金,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出站后去澳大利亚Sydney大学合作研究)
3.李楠(2001-2005)论文题目:各向异性介质单侧摩擦接触界面波若干问题的理论研究
(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工作)
4.雷钧(2002-2005)论文题目:复合材料中裂纹快速扩展的瞬态边界元数值模拟
(2004年获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004年10月-2005年1月在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力学所做短期合作研究;中科院计算数学和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做博士后;出站后去德国Siegen大学合作研究)
5.柯燎亮(2004-2007)论文题目:功能梯度材料的二维接触力学与微动分析
(获优秀博士生科技创新基金;2007年获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博士后)
II.毕业硕士生
1.魏征(1998-2001)论文题目:波在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孔隙介质交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效应
(中科院力学所攻读博士学位)
2.黄干云(1998-2000)研究方向:动载下II型裂纹尖端的位错瞬态发射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免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3.李楠(1999-2001)研究方向:摩擦滑移界面波及其稳定性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免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雷钧(2000-2002)研究方向:裂纹与界面的动力相互影响-边界元分析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免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5.刘宾生(2001-2004)论文题目:动载下基体裂纹穿越/偏向界面问题初探
(北京交通大学人事处工作)
6.柯燎亮(2002-2004)研究方向:非均匀液体饱和介质中的Love波传播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免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7.路桂华(2002-2005)论文题目:弹性波在压电介质摩擦接触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山东农业大学工作)
8.李晶晶(2003-2006)论文题目:钢轨钢疲劳短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9.高晓霞(2003-2006)论文题目:功能梯度材料中裂纹的动态反平面断裂问题
(唐山机车车辆厂)
10.陈阿丽(2003-2005)研究方向:失谐压电周期结构中波动的局部化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免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11.兰剑(2004-2007)研究方向:周期和失谐周期加劲双层板中的振动局部化
(西安铁路局重点工程指挥部)
12.杨悦(2005-2007)研究方向:频率选择表面吸波复合材料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设计
(加拿大NewBrunswick大学留学攻读博士)
获得荣誉
见“个人简历”
团体兼职
见“个人简历”
汪越胜老师教学评价(2条)
举报cucdc网友 2008/11/27 20:06:56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导师

举报cucdc网友 2008/8/8 14:55:13

很有水平的老师,是个很牛的教授,上他课总有收获!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汪越胜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