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赵力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星海音乐学院
所在院系:其他院系
所在地区:广东
所在城市:广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317600.html
赵力老师介绍
赵力,女,汉族,1975年11月出生于广州,在热爱音乐的父母关怀和培养下,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开始自学作曲。中学时代,开始学习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师从广州乐团指挥家白村先生和广州战士歌舞团、小天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侯丹平先生等。1995~2002年,曾师从房晓敏教授、任达敏教授、钱正钧教授和许新华教授等学习作曲技术理论。199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论文《论“散体奏鸣曲式”的结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为当时音乐系建系以来唯一需要经由正式答辩通过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2004~2007年,于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就读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曹光平教授,并得到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等作曲家的指导。硕士学位论文《音乐的“泛民族性”现象与创作思维初探》,为本人于1995年开始对音乐的“泛民族性”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自2007年8月至今,为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专业技术教师,现已在本院开设了两门新课程:(1)和声-曲式进阶与综合分析;(2)世界民族音乐欣赏与创作。于2007年10月,已完成留校工作以来(在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第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甫曾和声学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并开始进行相关创作实践。
二、个人音乐创作体系简介
“泛民族性”音乐创作体系,是本人于2007年初步确立的个人音乐创作体系;是在民族音乐创作的基础上,以“自律”音乐创新发展的视角,“直观”音乐创作本身而提出的21世纪音乐创作方式。建立这一创作体系的灵感,来源于本人在读本科二年级时,对音乐“泛民族性”现象的感悟。本人在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中提出:“音乐的‘泛民族性’现象,是指音乐的形态主体及其音响实体的非语义内涵,能反映出多种(指三种或三种以上)民族或种族音乐特征(包括形态特征与意态特征)的‘高度融合’,因而使音乐表现出多种民族或种族音乐元素互融共存的特定音乐风格。音乐的‘泛民族性’现象及与之相关的‘准泛民族性’现象,存在于古今创作音乐、唐代宫廷燕乐、当代民间音乐和爵士乐……之中。它们是历史上不同民族或种族的音乐艺术在其相互之间的趋同演化、涵化与融合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趋于‘高度融合’的某些民族或种族音乐文化变迁并逐渐形成新音乐风格的切实表现。”基于对客观存在的“泛民族性”音乐现象之感悟,本人从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两方面出发,对此音乐创作思维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建“泛民族性”音乐创作体系。
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创作中,具有典型“泛民族性”的著名原创音乐作品有:【法】梅西安(Olivier · Messien)于1964年完成创作的《我期待死者复活》——为管乐和金属打击乐而作。该作品使用了三种形制的锣和印度尼西亚的民族打击乐器根德尔(gender),而在音乐中吸收了印度音乐、甘美兰音乐和爵士乐的节奏特征,同时融合了西方的和声、配器和音乐结构思维,以及某种鸟类的鸣叫声等。德国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西蒙·拉特尔(Simon · Rattle)对这个作品乐队音响的评价为:“就像一支来自天堂的爵士乐队”。此外,能体现“泛民族性”的20至21世纪原创音乐作品还有:【英】霍尔斯特(Gustav · Holst)创作的大型管弦乐组曲《行星》、【德】门德尔松(Bartholdy · Mendelssohn)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当代中国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贾达群于2002年创作的《融I》——为混合室内乐队而作,以及当代中国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小夫于2005年创作的舞剧《瓷魂》之《序曲》等。
目前,本人关于“泛民族性”音乐创作体系的创作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中国甫页曾和声学体系的理论创立与实际应用
2. “泛民族性”旋律创作实践与方法研究
3. “泛民族性”音乐结构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建构
4. “泛民族性”复风格音乐创作实践与方法研究
5. “泛民族性”中国民族器乐新作品的创作与表演
三、本人主要原创音乐作品与学术论文
1.《红叶之歌》(女高音独唱)
------1998年,首演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
词、曲:赵 力 演唱者:马文茵 钢琴伴奏:赵 力
2.《哈尼土苗》(弦乐四重奏)
为融合了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质的“泛民族”风格音乐作品。 ------2005年,录制于星海音乐厅
演奏者:张 毅 李叶波 高志坚 钱宇幸
3. 散序幻想诗:《梦打铃》
——为交响管乐队而作,为融合了中国多个地区音乐风格
大型交响管乐作品。
4. 2006年10月11日,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新版),发表于北京“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
5.《红海湾,碧水渔歌情》(混声与童声合唱)
词曲:赵 力 2006年由星海音乐学院音教系试演,并发表于《音乐创作》,2006年第6期,P34~45。
6.《云影叠翠》
——为中国筝、高胡与打击乐而作,是以广东音乐风格为主的“泛民族性”民族器乐作品。
----2008年,首演于星海音乐厅
中国筝演奏:何莹 高胡演奏:雷叶影 打击乐演奏:雷叶影 何莹
7. 创意卡农两首:(1)《印巴古风》(钢琴独奏)(2)《山之情歌》
(长号与定音鼓),是对中、外多种音乐风格融合与创新的探索。
8. 学术论文:《<调性游戏>中的潜意识——谈欣德米特创作中调式、调性的多
重意向性》
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P60~65。
9.《幻想塔塔尔》(小提琴与钢琴)
为融合中、外多个民族音乐特质的幻想曲。
----2008年录制于星海音乐学院
小提琴演奏:方海燕 钢琴伴奏:赵 力
10.音乐会小品:《翠涟金晓》(高胡与钢琴)
是把中国甫页曾和声学方法应用于民族器乐作品创作的实践。
赵力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星海音乐学院教学资源
  • 赵力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赵力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赵力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