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葛赋贵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河北北方学院
所在院系:研究生部
所在地区:河北
所在城市:张家口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319952.html
葛赋贵老师介绍
葛赋贵,男,1938年出生,职称:教授,专业:生理学,河北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工作简历: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家专业,此后一直在张家口医学院及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曾在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作访问学者。
科研工作方面:科研方向为心脏电生理,具体研究内容为心室流出道的电生理特征及心电图U波成因的研究。近十几年曾先后负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及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科研课题多项。
现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心电图U波成因研究—U波与心室流出道去极化的关系(2008.1~2010.12),本人为项目负责(主持)人。
自1989年起承担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负责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多名。
葛赋贵,生理学教授,河北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专业,一直在张家口医学院和河北北方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曾到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作访问学者,现仍在岗属延退专家,任基础部生理教研室教授。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从事心脏电生理研究。研究方向为:心室流出道电生理特性及其与心电图U波成因关系的研究。近十年来,先后负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参与(主研)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卫生厅、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通过研究,与陈彦静等首次发现,由动脉球演化而来的心室流出道部位,仍具有动脉球阶段的电生理特性:即存在慢反应自律细胞和具有自律性,而且普通心室肌至流出道的兴奋传导仍具有类似室球延搁的传导延迟现象。据此,根据心电图U波的特征,以心脏进化为线索,从比较生理学和比较心电图学的角度,首次提出了U波可能是心室流出道继心室肌后发生兴奋时除极波表现的全新观点。目前正在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开展工作。期望能为U波成因这一心电图学百年未解难题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上研究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及市、厅级奖励多项。
葛赋贵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河北北方学院教学资源
  • 葛赋贵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葛赋贵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itvv4qb31a 2016/7/23 18:32:33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怎样能单独联系您?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葛赋贵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