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汤惠生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社会发展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2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14478.html
汤惠生老师介绍
汤惠生,男,汉,1955年12月14日出生,江西萍乡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政协江苏省第九届委员,民盟南京师范大学副主委等;学术兼职有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澳大利亚岩画协会理事、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理事、《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会刊》(意大利)编委、《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通讯》(法国)编委、法国Bropel出版社《世界经典岩画丛书》编委会编委、《器物学——环太平洋考古》(澳大利亚)编委、国际古代中亚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宁夏岩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
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嗣后在青海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19年,任研究员、副所长;2001年调至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执教。1998年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1年获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9月至1993年11月于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进修岩画与史前艺术,师从前世界岩画委员会主席阿纳蒂教授。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史前宗教与艺术考古,目前为止出版学术著作五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20篇用英文撰写发表于欧美学术刊物。在史前艺术研究领域,汤惠生创立了二元对立理论对史前人类的思维、观念、艺术形象或谓中国的认知考古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史前种类繁多而又零散的艺术形象纳入到一个理论体系中加以诠释,将艺术产品与人类的思维、行为(仪式)和社会性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被前世界岩画委员会主席阿纳提教授誉为国际六大岩画解释理论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其针对岩刻画的微腐蚀直接断代技术也是国内首次运用,第一次对我国的岩刻画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直接断代。该研究成果在国际岩画联合会会刊《岩画研究》上发表以后,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作为一项科研课题已获青海省科委验收。近5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正在从事的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青海省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从事岩画和史前艺术考古的同时,在藏学和峡江地区考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青海地区早期藏传佛教摩崖与佛教寺院的调查、青藏高原的旧石器与细石器、青铜时代齐家、卡约等墓地的发掘、峡江地区汉代墓葬与唐宋遗址发掘等等,均有着丰硕的成果和不俗的业绩。目前正在从事的研究与拟出版的著作有《重庆市万州大地嘴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万州胡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万州瓦屋墓地发掘报告》、《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综合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青藏高原考古史》等。
通讯地址:
汤惠生,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邮编:210097
E-mail:tanghuisheng@163.com
汤惠生老师教学评价(2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0/4/29 8:57:41

悲天怜人,亲切可掬,学识渊博

举报cucdc网友 2009/11/20 3:18:56

学问做得很好,很有人格魅力。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汤惠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