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曹孟勤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54734.html
曹孟勤老师介绍
曹孟勤,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3月1日,河北保定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环境哲学委员会副理事长。
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哲学系,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调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任教。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万俊人教授,2004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作为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自2001年起担任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哲学和生态(环境)伦理,主要研究内容是人性与自然的关系,试图从生态人性的向度为生态伦理的存在提供合法性依据。主要观点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人与自然完成本质的统一,人就会像守护自己的人性那样守护自然世界,保护自然环境就会成为人的不得不承担的道义。
近五年的科研成果:
专著:
1,《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生态社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
(1)人未到场的生态论理学研究,《伦理学研究》2004,5;
(2)生态伦理与人之为人,《学术前沿》,2004,1;
(3)人为自然而存在与人之为人,《烟台大学学报》,2004,2;
(4)追问生态危机的实质,《河北大学学报》,2004,4;
(5)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2;
(6)人与自然互为存在,《道德与文明》,2005,2;
(7)自然与自然界,《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
(8)从对立走向统一,《伦理学研究》2005,6;
(9)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机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3;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年第1期转载
(10)论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烟台大学学报》2006,1;
(11)自然界是对象性的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2)马克思生态人性观初探,《伦理学研究》,2006,3;
(13)人与自然的两种和谐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4)自然界:人类反观自照的中介,《江海学刊》,2006,4;
(15)生态伦理:人类自恋情结的自我治疗,《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9;
(16)人是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统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
(17)生态伦理是人之为人的象征,《晋阳学刊》,2006,5;
(18)自然界:人类反观自我之镜,《烟台大学学报》,2007,3;
(19)生态伦理本体的反思与重构,《道德与文明》,2007,3;
(20)生态伦理:从自恋、自虐到自善,《天津社会科学》,2007,3;
(21)论人向自然的生成,《山西师大学报》,2007,5;
(22)试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南京师大学报》,2007,4;
(23)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
(24)人与自然:从主奴关系走向本质统一,《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
(25)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追问,《伦理学研究》,2008,2.
(26)企业生态责任生成的内在逻辑,《贵州社会科学》,2008,8
(27)生态文明的四个向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2.
(28)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殖民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2.
(29)在成就自己的美德中成就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
承担的科研课题:
1,环境保护与对人性的再认识,2003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人向自然的生成,南京师范大学引进人才资助项目。
3,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2005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4,人与自然和谐的正义伦理秩序研究,2008年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获奖:《人性与自然》,2006年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210097
电子信箱:cmq31@sohu.com
曹孟勤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曹孟勤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